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召开

15.07.2016  15:09

   批判借鉴当代西方文论
  
  7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当代西方文论辨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威海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论坛主席张江,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仝兴华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江在致辞中表示,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提出了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这给文艺理论研究者带来很大启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要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第一,主动设置议题;第二,提炼我们自己的标识性概念。唯有如此,这个论坛才有生命力和价值。
  
   西方文论进入理论中心时代
  
  在研讨会上,张江作了题为“理论中心论”的演讲。他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后现代主义特别是解构主义的兴起为标志,当代西方文论总体放弃了以“作者—文本—读者”为中心的追索,走上了一条理论为王、理论至上的道路,进入了以理论为中心的特殊时代。其基本标志是:放弃文学本来的对象;理论生成理论;理论对实践以强制阐释,实践服从理论;理论成为文学存在的全部根据。这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与启示。张江认为,从此表象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入分析当今名目繁多的西方理论和它们的结论、成果、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立场对人类精神科学及思想进步的影响。应该如何批判借鉴西方理论,进而改变过去曾经有过的盲目依从和追随,推动中国自己的理论健康壮大,这不只是当代文论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应该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也认为,理论及其对象是不断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理论在前进过程中,不成为对象的往往也变成其对象,但不能因而简单地认为,理论决定了对象,归根结底,是理论的对象决定了理论。“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家园还是文学,可以走出去,但是不能不回来;不要做理论的流浪汉,要回到理论本身,不断从文学中汲取营养。”高建平说。
  
   反思西方文论的立场和方法
  
  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当代西方文论的立场和方法等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学者表示,今天我们审视西方文论,不能主要是介绍和运用,而是要立足中国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理性的回顾和思考,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审视西方文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丁国旗看来,西方文论大张旗鼓地宣扬其“反教化”,反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压迫,反对权威理性对边缘文化的压迫与殖民,但他们越是要避开这些问题,就越是难以摆脱这些东西,问题走向了反面。“从当代西方文论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当代文艺创作实践的影响上看,它们的反教化企图实际上只是呈现给我们的表面情况,在本质上,这些理论具有很强的教化目的与对现实的介入和对话能力。”丁国旗表示。
  
  “西方文论虽然有其长处,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之后,其不足也渐渐暴露出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守义表示,其一,每种理论在逻辑上能自洽,但和其他理论相比较,又显得偏执。其二,理论出现过于频繁,往往是一种理论接着一种理论,很多理论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就出现了新的理论。同时,一些理论刻意针对此前的某种理论而来,如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容易在学界形成一股跟风潮流。其三,理论总体上出现“向内转”的情况,使得每种理论成为各自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与产生它的社会环境脱离了关系,割断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一些学者认为,西方的某些文论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杨向荣说,虽然西方文论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文论话语空间的建构,但理论可以通约,地方经验却是不可通约的,如果在借鉴西方文论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就可能导致理论脱离实际,或者说理论先行、理论强制阐释的后果。
  
   建构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理论
  
  在与会学者看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叙述和呈现中国经验,必须摆脱西方文论的话语预设立场,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问题范式、本土经验凝视和东方文化分析路径。
  
  与会学者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理论需摒弃“言必称西方”的话语模式。在江守义看来,在中国语境中考察西方文论,要对西方文论的成就和不足有清醒认识,不能一味地跟着西方跑,而是要将西方文论中有益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剔除西方文论中与我们不合拍的东西,基于独特的中国问题意识和本土经验建设中国形态的文艺批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
  
  “只有立足于当代现实,直面理论问题,才能对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吸纳,才能建构体现时代精神、满足现实需求的批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永清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研究必须放眼于全球化这一时代的整体格局,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从批评理论与文艺实践当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出发,带着我们自身的问题困惑与已有的理论进行深度对话,在思想的不断碰撞和持续交锋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作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从而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合作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及文学批评家30余人与会,并围绕当代西方文论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记者孙妙凝 张杰)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