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组织图们江2016年春季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21.04.2016  21:21

4月21日,吉林省图们江2016年春季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密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吉林省水利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共向图们江放流大麻哈鱼80万尾,大规格细鳞鱼苗种500尾。

这一天的珲春,阳光正好,密江河畔的沙滩上,整齐地摆满了装着鱼苗的塑料袋,200多人排满了石阶,将一袋又一袋的鱼苗送入江水。在泛起的波光下,刚刚被放入江里的鱼苗迅速集结成群、游走。

 

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宫成全宣布增殖放流活动开始

 

 

吉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王兆军致辞

 

 

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宫成全、副巡视员王兆军在密江大麻哈鱼育繁育基地了解情况

此次放流的大麻哈鱼苗种经过6个月的培育,平均体长已达4至6厘米并全部通过了省防疫检疫等部门的检测检验。这批大麻哈鱼苗种放流至图们江后,将在图们江口“逗留”一段时间,然后经日本海游入北太平洋,再过3至4年后上溯“回归”到放流地——吉林图们江产卵繁殖。

水生生物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对于保护自然生态、增加渔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放流鱼苗

放流鱼苗

放流鱼苗

吉林省已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近3年累计投入放流资金超过3千万元,放流各类苗种七亿多尾。各级部门近5年共向图们江放流大麻哈鱼苗种230万尾、中华绒螯蟹340万只,细鳞鱼27万尾。

  在图们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有利于增殖图们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发展渔业经济,丰富群众菜篮子,还将促进国际渔业合作的开展,巩固我国“鱼源国”地位。

  此次开展增殖放流的密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境内,是农业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为图们江下游仅存的保持原生态河床原貌的一级支流,密江河为洄游性鱼类——大麻哈、驼背大麻哈、日本七鳃鳗和滩头鱼的天然产卵地。

大麻哈鱼鱼苗

 

密江大麻哈鱼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