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省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9.01.2016  17:33

  2015年吉林省消费品市场在国内经济增幅趋缓、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仍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6.46亿元,同比增长9.3%。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在东北三省位列首位,增速呈现逐季加快态势 

  与邻省比较来看,2015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6.46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辽宁、黑龙江省,位列东北三省首位(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东北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 

  分季度来看,2015年一、二、三、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6.7%、9.7%、9.8%、10.6%,呈现逐季加快态势;2015年第四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0.2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在全国排在第15位,与2014年相比前进3位(如表2所示)。 

  

表2 2015年吉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情况 

  二、限下企业发展快于限额以上企业发展 

  在集团消费和商业预付卡销售大幅锐减的冲击下,加上油价下调、汽车等大宗商品销售低迷,全省限上企业销售增速进一步放缓。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481.26亿元,同比增长5.2%。而中小企业受惠于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销售规模扩大,增幅加快。2015年全省限额以下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165.2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限额以上企业增速高5.7个百分点。 

  三、城乡市场进一步发展,城镇依然是拉动消费主体 

  2015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646.46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870.17亿元,同比增长9.0%,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776.29亿元,同比增长11.6%,城乡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比重来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8.3%;从贡献率来看,城镇消费增长贡献率达到了85.7%,拉动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城镇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仍然是拉动全省消费品市场的主体。 

  四、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 

  从消费形态上来看,全省实现商品零售5891.29亿元,同比增长9.0%,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全省实现餐饮收入755.16亿元,同比增长11.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商品零售2.4个百分点。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大型、高端餐饮业市场有所收窄,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43.62亿元,同比增长10.9%。虽然大型、高端餐饮业市场有所下降,但是快捷、大众餐饮消费活跃,农家乐、火锅店、特色餐饮等销售红火,2015年全省限额以下餐饮业营业额达到739.24亿元,同比增长19.1%,高出限额以上餐饮增速8.2个百分点。 

  五、消费方式逐步转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在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生活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从商品类别看,一是服装类、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增幅进一步提高,同比增长8.8%、8.2%和4.9%,增速与去年相比分别提高3.3、2.9和2.7个百分点;二是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和家具类商品销售有所好转,同比增长5.5%、 6.0%和14.2%,增速与去年相比分别提高3.0、8.3和9.3个百分点。而比重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增速仍然不景气,同比分别下降1.8%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