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出土一把保存完好的2000年前青铜剑

16.03.2015  11:38

        新华网郑州3月15日电(记者付昊苏)记者从河南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获悉,近日在项城某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发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一把青铜剑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据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研究室主任韩严振介绍,该墓葬群共发掘出古墓21座,其中19座为竖穴土坑墓,两座为砖室墓,年代为战国至东汉时期。考古专家在清理发掘该墓葬群时,发现这些墓葬曾被严重盗扰,只有5座土坑墓保存完好,出土的陶器数量、种类较多,有辅首衔环壶、罐、汤匙、盘、碗、素面瓦当和绳纹板瓦等。

        记者了解到,该墓葬群还发掘出土了4件青铜器,其中青铜矛两件,青铜戈一件,青铜剑一把。这4件青铜器尤以墓主人胸前摆放的青铜剑最为珍贵。该剑保存完好,通体乌黑,剑刃存有微缺,考古专家推测该剑应为墓主人生前使用,死后随葬。出土的两件青铜戈,一件是素面实用器,一件带有兽首纹饰,保存较为完好。青铜戈戈刃锋利,虽埋藏地下两千多年,仍然寒光逼人。韩严振说,之所以这几件青铜器保存如此完好,得益于当地的土壤环境。

        考古专家表示,该墓葬群出土的随葬品,为研究项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形制、风俗习惯,提供了典型的实物依据。

        项城古称项子国,春秋战国时期,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今淮阳),以项为别都(即陪都),因此,项城地下文物丰富。

(责任编辑:王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