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话年俗文化特征:尚红、崇新、喜庆、团圆

22.01.2017  18:35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节日,充满着人性伦理之美,亲情、友情与乡情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在波澜壮阔的春节习俗长河中,形成了这个民族健康向上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尚红、崇新、喜庆、团圆。

  所谓“尚红”,人们从春节期间大街小巷悬挂的中国结、从商场里大红的新衣、大红的对联、福字都能体会到。红色代表喜庆、兴旺发达、红红火火。而在过去,每逢春节,户外有高挂的红灯笼,朗照着青松白雪,十分喜庆,又有红烛、红喜、红挂签,满街秧歌红红绿绿,就连鞭炮,也以多挑拣红色为快事。

  “崇新”指的是新年的时候,人们要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和新袜,购置天天进口的新碗筷,住房再旧也要里外三新,宛如洞房,包括对联都说:“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喜庆”,合家欢聚是喜庆,贴窗花、贴对联、放爆竹也是喜庆,见人道喜,脏字不出语,尤显喜庆。有人说喜庆之时,连小偷也放假五天,他们也怕在喜庆之日担当损贼之名。在喜庆之日,最怕破损,所以古训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旦破了盘子、碟子,也要以为犯忌,而发福生财作为喜庆语,这些话语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

  “团圆”,无论多远,远离故乡的游子在春节都会回家团圆。在中国的春节,有着任何民族都不能比拟的春日人口大流动,繁忙的春运就是写照。团圆,显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后发力。

  尚红、崇新、喜庆、团圆的东北年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史。昔日丰富多彩的新春年俗,有很多传承下来了,但今天的人们,多数已经不知道它本来的寓意。如今,诸多的年俗文化事项在形式上已从简,或娱乐化,更多或为其他形式所替代,或全然淡出。记者 赵娟    通讯员 施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