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市民 夏季高温多雨慎防食物中毒

13.07.2016  01:38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雨季增多,是致病微生物繁殖期,极易感染引起食物中毒。白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特别提醒市民:在家就餐时,蔬菜尽量熟制后再食用。熟食应该尽快吃完,隔夜、隔餐的剩余食品在食用前要充分加热煮透,提倡现买、现做、现吃。尽量不吃或少吃腌制的食物。一旦发现食品腐败、变质、变味,应禁止食用。

一是食品制作出来后,超过两个小时应进入冷藏,冷藏出库后应加热食物中心温度达70度以上才食用,凉菜制作好后半小时内食用。

二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出就餐的时候,应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店堂整洁,管理规范、餐饮量化分级在C级以上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光顾无证照的饮食小摊档。选择安全的食物,谨慎食用沙拉、凉拌菜、生食海产品、熟卤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用餐时应注意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洁净。

三是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如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病人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大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升高,上腹部或脐周轻压痛,可因进食有毒食物的多少以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而出现轻重不同的症状。

四是在购买生鲜肉类食品时,要注意识别有无检疫部门的检疫章,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畜禽肉。不要随意杀食病死动物和禽类。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要购买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腐败变质的食品。要控制细菌繁殖。食品买回家后要及时放进冰箱,进行冷冻、冷藏保管。熟食应凉透后放入冰箱冷藏,冷藏食品之间要有间隙。制作和贮存食物要生熟分开,不混用刀和案板等工具,防止交叉污染。制作凉菜原料应新鲜,刀、案板等炊具要洗烫干净,尽量不要吃隔顿凉拌菜和剩饭剩菜。肉类等食物一定要煮透蒸透后食用。

五是不要食用发芽的土豆、鲜黄花菜和野生鲜蘑菇等有毒食品,食用四季豆,特别是东北豆角时一定要烧熟煮透。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不暴饮暴食。

六是被葡萄菌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会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这种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而有的人出现中毒症状,自己还不知晓。

七是变味、发霉的这些食物,特别是隔夜变味了的食物我们就不要吃,像野生的一些野菜,特别是蘑菇,野蘑菇,我们在不知道它、不熟悉它性状的时候,我们就千万不要吃。

若发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夏季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现感官异常或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就餐后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同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