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各界京剧爱好者谈国粹京剧的传承和发展

13.05.2016  11:12

5月14日至15日,国家京剧院“京剧寻根之旅”将走进我市演出,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主演,为我市广大市民和京剧爱好者献上经典剧目《满江红》、《传统名段专场》。

  主持人:本报记者 谢俊燕

  本期主题——京剧

  5月14日至15日,国家京剧院“京剧寻根之旅”将走进我市演出,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主演,为我市广大市民和京剧爱好者献上经典剧目《满江红》、《传统名段专场》。

  为迎接这一文化盛事,更好地向市民传播国粹京剧的风采,展示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京剧第二故乡”的丰厚底蕴,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及本报专刊副刊部组织我市各界京剧爱好者座谈,畅谈他们对于京剧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参加会议的京剧爱好者,有文化工作者,有资深票友,有文史研究者,年龄跨度相当大。老中青三代人,充满感情地追溯了我市与国粹京剧之间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也分析了我市京剧艺术的发展现状,为更好地在我市传承和发展京剧艺术提出建议。

  时间:2016年5月5日

  地点:江城日报社专刊副刊部办公室

  王胜利(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主持人印象:作为一名资深京剧爱好者,他十分了解我市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对于如何借此次“京剧寻根之旅”的东风,在我市发展壮大京剧艺术的传承规模,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建议——

  我市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相当厚重的。一百多年前,我市富商牛子厚创办喜(富)连成京剧科班,为京剧艺术培养专业人才。梅派传人梅葆玖曾评价,喜(富)连成班就是京剧行当中的北大和清华,可以看出我们这里曾经是输送京剧高端人才的基地。

  我市是京剧演出,尤其是东北京剧演出的大码头。我市爱好京剧的氛围浓厚,观众热情。虽然近些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市的一些京剧院团解散了,但京剧爱好者依然众多,有着丰厚的人文基础。京剧爱好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的爱好者,喜欢听戏、看戏;一类是戏迷,就是爱好到一定高度,达到痴迷状态,不可一日无戏;一类是票友,艺术水准达到准专业水平,可以登台表演,或者是跑龙套。如今,在我市,达到票友级别的京剧爱好者,有两三百人。这次“京剧寻根之旅”演出,就有我市七八十名票友登台。

  吉林市京剧团曾自编自导过很多优秀的剧目,如根据我们当地民间传说改编的《龙潭燕》,曾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这次“京剧寻根之旅”演出,省市政府及各界人士都很重视,非常希望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把弘扬我市京剧文化的硬件发展起来。比如可以搞义演,形成基金池子,资助少儿京剧人才的培养及票友的活动。因为京剧表演是很费钱的,需要服装、道具、乐器、场地等。此外,建议市曲艺团是否可以考虑增编,增加一个京剧班。还可以成立民办公助的京剧团,开展各种活动。我市的票友很活跃,票友活动的场所“票房”有十多家,遍布江南江北,每天都举办京剧活动,每年都有京剧演出。

  促进京剧艺术在我市的传承和发展,最首要的措施当然是从娃娃抓起,培养京剧新生代力量。另外,大学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是最活跃的文化中坚分子,是艺术的鉴赏者和参与者。将这个年轻的群体对于京剧的热情调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政府能够出面多组织活动,让“京剧热”不要昙花一现,而是在我市的文化领域生根结果。

  皮福生(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主持人印象: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老文史研究员,他迫不及待地说起自己对于我市京剧发展历史脉络的考证。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几次被打断,又都重拾话题,从头说起——

  听到国家京剧院要来我市进行“京剧寻根之旅”演出,我很激动。1952年,梅兰芳先生曾经来到吉林市进行过一次寻根演出。当时吉林市民可说是倾城出动,大家拿着小板凳 ,通宵排队买票。

  京剧的文化底蕴是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市是我国第一所京剧学校——喜(富)连成京剧科班的诞生地,先后培养出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共八辈、七八百名出类拔萃的京剧演员,分布海内外。连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也都曾带艺入喜(富)连成社深造。喜(富)连成社的缔造者——我市富商牛子厚,在我国近代戏曲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不但将京剧引入家乡吉林市,而且对于京剧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使京剧由此走向辉煌。

  梅兰芳从小就与牛子厚有交情。梅兰芳这个名扬海内外的艺名,据说就是牛子厚给起的。1952年,梅兰芳来吉林市演出,还到沙河子牛子厚的墓地祭奠。梅兰芳在自传里盛赞:“没有牛子厚,就没有今天中国京剧的兴盛。

  梅兰芳曾在哈尔滨道里区一家照相馆拍照,然后签字送给牛家后人。前些年,我在文庙旧物市场发现了这张照片,将其买下,一直珍藏。

  我从小就爱好京剧,青年时代曾扮演过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刁德一。前些日子,梅葆玖先生去世,我非常哀伤。20多岁时,我就看过梅兰芳先生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家两代人与我市京剧艺术的百年情谊,堪称中国近代戏曲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市的一些古老庙宇中,至今还保留着上百年的戏台,北山庙宇中的匾额有好多是戏曲界人士赠送的。可以说,我们这座城市处处可见京剧发展的历史痕迹。

  刘金玉(吉林铁合金厂退休工人,京剧爱好者)

  主持人印象:他是一名国企退休工人。从外表看,很难将他与艺术联系到一起,尤其是与京剧这样小资的艺术门类联系到一起。他是那种典型的东北汉子,阔脸庞,身材高大。他从很小时,就喜欢京剧。作为一名普通的京剧爱好者,对于京剧,他没有宏大的理想,只是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更多地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他热爱的京剧艺术——

  作为一名普通的京剧爱好者,我想在此提一点建议。这次国家京剧院来我市进行“京剧寻根之旅”演出,可说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大的宣传力度,真心希望以后其他京剧院团来我市演出,也能有大力度的宣传,为我市的京剧发展创造好的氛围。

  我建议能否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创办一些诸如“京剧园地”、“京剧大家唱”、“京剧角”、“我和京剧”等栏目,广泛地传播京剧,调动市民的兴趣。我有个小无线电广播,走到哪儿拿到哪儿听到哪儿,但我发现,很少有频道播京剧。真心希望我们的媒体以这次“京剧寻根之旅”为开端,从文字、声音、形象上,都让京剧有更多的体现,多传播京剧,引导大家的热情。

  孙德一(原市曲艺团相声演员)

  主持人印象:他的外表很具备戏曲演员的特征,着中式棉布盘扣服装,戴一顶暗红色贝雷帽,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口音偏“京腔”,谈笑风生,非常有感染力——

  唱戏唱角,想要创造京剧的影响力,得捧角。就像旧时只要一说是梅兰芳的戏肯定卖座一样,现在的京剧,也要讲究主角的号召力,所以要加大宣传。

  作为一名曲艺演员,也算业内人士,我对同行们提出一点希望,希望大家要团结,通力合作,联手振兴京剧,乃至振兴曲艺界的各个行当,为弘扬传统文化出一分力。

  经费问题是振兴京剧的首要问题,希望各界能够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加大投资,给予帮助。民办公助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子。

  观众的培养也很重要,现在我市的京剧爱好者年龄偏大,希望可以多多培养年轻的观众。

  京剧的魅力是深厚的,只要学会四句唱腔,弦一响,就入戏,世事纷扰,抛诸脑后。

  吴杰(离休干部,市老干部京剧协会主席)

  主持人印象:她是与会者中年龄最大的,今年85岁。她的状态很好,不像是年过八旬,腿脚麻利,思路清晰,表达顺畅,主动地和大家交换联系方式。她应该是个很注重外表的老人,涂着口红,染了指甲,不知这种将“爱美”进行到老的作风是否与她喜欢唱京剧有关系——

  我的父母都是戏迷,我从小受父母熏陶,也喜欢去戏园子看戏。后来我参军,离休后,1987年,我市老干部处成立京剧协会,我就开始学唱京剧。2000年,我爱人去世,2002年我患病住院。出院满一百天,我就登台唱戏了。是对于京剧的爱好,支撑着我战胜了病魔。我家里现在还挂着一块弟弟写给我的匾——“爱戏如命”。京剧带给我的是健康和快乐。

  我担任老干部京剧协会主席有30年了,风风雨雨,坚守着这块传播京剧的阵地。现在,大气候好了,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传统文化,我更加有劲了。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特别美,特别有感染力。唱京剧对于提高肺活量,改善精神状态和情绪都有好处。京剧曲目也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将保家卫国、伦理道德、人生道理寓教于戏,带给人的不仅是艺术享受,还兼传递传统的是非观,对于传统道德是一种普及。

  康力(市群众艺术馆杨淑艳京剧班学员)

  主持人印象:她外形温婉,说话的语气也很温婉,着布衣,五官清秀。这份淡雅,想是缺不了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通过学习京剧,我懂得了“学戏,先学做人”的道理。很多人对于京剧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样板戏上,对于真正有艺术魅力的经典老戏并不熟悉。我希望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我的演唱,让大家觉得好听,感染别人,让大家喜欢上京剧。对于京剧,我就是单纯地喜欢。

  郑惠娟(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群众艺术馆杨淑艳京剧班学员,资深票友)

  主持人印象:她打扮入时,外形干练。她说她已经年过五旬,但外表看起来完全不像,充分说明爱好艺术的人都有一颗年轻的心,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美好外形——

  进入“票界”非常偶然,是一个前辈把我引进来的。进到这个环境里之后,我的眼界一下子被打开了。京剧博大精深,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有“范儿”、有戏。我很荣幸遇到了专业的老师。京剧讲求口传心授,很多东西都是老师集几十年功力的心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细细揣摩。

  京剧的传承,票友是生力军。票友可以感染身边人,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票友演戏都是自费,包括戏服费和租场地的费用等。到现在,我在这上面已经花了几万元了。票友演一场戏太不容易了,真心希望各界人士能够关注票友的演出,给予一些实际的支持,包括舆论支持和经济支持。

  邵蔚风(吉林化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科普基地教师)

  主持人印象:他是与会者中最年轻的。作为一名理科院校的教师,他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们处于一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伟大的科技时代更需要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而京剧正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几天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讲座——《京剧艺术与吉林名城》,讲述我们的地方传统文化,反响特别好。

  作为高校来说,有效地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建议是否可以尝试在高校内成立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用传统文化影响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

  我来自一所理工院校,学生大多缺少文科方面的修养。现在的教育讲究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并进。文化和科学是互补的,科学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科学。

  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学生有求知的欲望,需要引导他们,让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非常必要。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也是很多京剧剧目的主题内涵。

  后记

  京剧搭台 弘扬传统文化

  一支勾勒眉梢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曲花腔婉转的唱词,一段生离死别的人生。京剧,穿越时空粉墨登场,在我们耳边余音绕梁……

  京剧,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丰富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承载着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被称为“国粹”。

  京剧许多剧目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于历史,讲述我们的文化内核——惩恶扬善,以史为鉴,教育世人。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与京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京剧的第二故乡”,引导全体市民重视和热爱京剧这门艺术,营造良好的京剧文化传承氛围,便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一种责任。

  国家京剧院来我市进行“京剧寻根之旅”演出,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重新出发的开端,是在我们这座城市振兴京剧,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的历史开端。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