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回应建办公楼违规:接受民企捐款2200万

01.05.2015  09:23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4月30日通报巡视整改情况。通报回应“新建办公楼存在违规问题”,通报称,为解决办公楼建设资金2600万元缺口,接受3家民营企业捐款2200万元,接受37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物品估值1225万元,违反了相关规定。未发现个人非法谋取私利的现象。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31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全国工商联进行专项巡视。2015年2月9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全国工商联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

 

通报称,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专门成立了新建办公楼违规问题自查小组,学习《招投标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等法规政策,查阅新办公楼各类档案资料,并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工程审计机构、约谈建设总包单位,查明了违规情况。

 

据介绍,新建办公楼项目核定规模46375平方米,2009年2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建筑面积增加至49300平方米,竣工验收总建筑面积48633平方米,超投资概算1672万元。总包招标文件中将7个未具备深化设计条件的工程以暂估价计入投标报价,后通过招投标程序以业主、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签订三方合同方式,分包给7家专业工程公司,致使2009年开工的新建办公楼项目分包行为与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有关规定不相符合。

 

通报称,为解决办公楼建设资金2600万元缺口,接受3家民营企业捐款2200万元,接受37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物品估值1225万元,违反了国务院《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相关规定。目前未发现个人非法谋取私利的现象。

 

针对该问题,通报称,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深刻反思,深入学习有关法规政策,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在今后工程建设中增强规矩意识,力戒攀比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格对中国工商博物馆改建项目的监管,杜绝工程建设违规问题再次发生。

 

通报称,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将严格按照批复规模和投资总额开展工商博物馆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确保不突破国家批准的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和建设标准。严格依据《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开展招投标工作,严禁违规分包。严格执行国务院《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不以全国工商联名义接受任何企业的捐赠,终止前期商谈捐赠意向。制定《改建工程内部控制监督办法》,健全领导小组议事管理机制,实现项目建设全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