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后要见疗效13家单位今起将晒“整改答卷”

29.04.2015  12:21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消息,4月29日开始,参与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的13家单位,将陆续公开巡视整改情况。在此前的巡视反馈中,包括中石化等8家央企被查出“利益输送”的通病,此外,诸如“吃里扒外”、“牟取黑金”、“红顶中介”等,即将公布的整改清单如何回应这些巡视中的旧疾新患,值得关注。

 

看点一:央企如何整顿“利益输送”?

 

从去年11月底开始,中央巡视组对环保部、文化部、中国科协、全国工商联、中石化、中国海运、南方航空、华电集团、神华集团、东风汽车、中国船舶、中国联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3个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视。

 

今年2月初,中央巡视组向上述13家单位反馈了“问题清单”。观察8份央企的巡视反馈,违规经商、利益输送、权色交易、国资流失成为“巡视清单”中的关键字眼。这其中,形式多样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问题,可谓已是通病。

 

在“利益输送”的形式中,中国联通、中船集团、东风公司、中国海运、中石化这5家单位均被点名存在亲属违规经商、关联交易,领导亲属“靠啥吃啥”的现象颇受关注。其中,中国联通有的领导与承包商、供应商内外勾结,搞权钱、权色交易。

 

在列出上述问题的同时,在央企、国企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弊病也被巡视组提及。例如,多数央企在“三重一大”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一些央企党组和纪检组的监管问责不力,被巡视组点名批评。

 

今年以来,央企、国企的反腐风暴,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即将收官的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专项巡视,选定的就是26家央企。在整改报告中,上述8家央企如何整治在“利益输送”方面的通病,这不仅关系企业内部的反腐工作,对于更为深远的国企改革,均有重要意义。

 

看点二:“吃里扒外”等巡视新疾如何破?

 

十八大后,每轮中央巡视工作结束之后,从巡视组列出的“问题清单”中,都能找到当前反腐领域出现的一些新词汇和新动向。

 

在上述2014年第三轮中央巡视中,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又有一批新词汇出现在公众视野。

 

包括“吃里扒外”、“损公肥私”、“牟取黑金”、“链条式腐败”、“利益输送黑洞”、“权力庇佑”、“暴利工程”、“退而不休”、“红顶中介”、“花钱办证”等,这些表述均系本轮巡视首次采用。

 

例如,中国海运不仅被指出一些领导及亲友和特定关系人进行利益输送,“靠船吃船”,还有的开办私人公司,面上干工作,底下揽私活,吃里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