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周口女孩要去长白山与"稻米"共赴"十年之约"

13.08.2015  15:43

  

“稻米”为长白山之约制作的宣传海报

引言

“今年8月17日,我要去长白山接小哥。”

“小哥是谁?”

“张起灵。”

“你朋友?”

“不是,一个小说里的人物。”

“虚构的人物根本不存在,怎么接?”

“不,他一直都在,在我左胸腔第四根肋骨往里一寸的地方(注:心里)。”

如果你没有看过《盗墓笔记》,那么你一定不懂上面的对话。

如果你仅仅只是看过,而不是“稻米”(注:《盗墓笔记》的粉丝,谐音“盗迷”),那么你一定不知道,今年的8月17日意味着什么。

打开日历你会发现,2015年8月17日,乙未年七月初四,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稻米”眼中,这一天意义非凡。

女儿的奇怪想法

7月10日,过完暑假就要走进高中校园的小茵(化名)向母亲郭女士宣告了一件事情:8月17日,她要到 吉林 省长白山去迎接小哥。没错,她也是“稻米”。

“十年了,我要去长白山接小哥。”自那天得知女儿的想法后,郭女士就开始坐卧不安。她不知道女儿出了什么问题,竟然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她仔细回想以往,才发现女儿有这个疯狂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由来已久。

“今年3月的时候,她就跟我说要去一趟长白山。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也没问她去那里干什么。”郭女士说,“快放暑假的时候,她又一次提出要去长白山。当时我说,出去旅游没必要非要去爬山,她没有回应,我也就没当回事。”

“7月10日早上,她又一次提到要去长白山,并且还要在8月17日之前赶到。”女儿小茵坚定的语气及那个特殊的时间让郭女士感觉到事情不简单。追根究底,她得到一个让她震惊的说法。

“女儿竟然要去长白山赴约、接人,接一个小说虚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人。”郭女士很难接受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小茵要接的这个人是小哥张起灵,小说《盗墓笔记》中的一个人物。“《盗墓笔记》我也读过,小说虚构的某些情节经女儿提醒,我也能隐约想起来。可我觉得,这都没什么啊,可为什么会对女儿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郭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我的女儿刚初中毕业,平时很乖巧,一点儿也不叛逆,学习成绩一直都是中上等。可这次,她一反常态,做出的奇怪决定让我很担心,她究竟是怎么了?”

郭女士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但丝毫不起作用。

“她说她知道张起灵是虚构的人物,但她还是要去;她说我如果不让她去,她就偷着去;她说如果因为我的阻拦让她去不成,她会后悔一辈子;她还说,我根本不懂长白山之约究竟意味着什么。”

“女儿说,她已经计划好路线,还约了几个朋友。她还让我别担心,说网上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去。”

看着一本正经、态度坚决的女儿,郭女士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才14岁,要去那么远的深山里,去赴一个什么十年之约,去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我能不担心吗!”

 

网络截图

“稻米”的疯狂举动

有此奇怪想法的不只是小茵和她的朋友。正如小茵所说,在网上,她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记者了解到,小茵所说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大都是90后、00后的青少年。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长白山十年之约”,得到的多是网友通过各贴吧、QQ群组织筹备前往长白山赴约、接小哥的信息。此外,百度百科还就“十年之约”做出了名词解释。一些旅行社也特意就此规划了旅游线路。

“2015,让我们静候灵归”、“如果你去了长白山,请一定在那儿驻足一会儿,那儿有一场离别,一别十年”、“张起灵,他不仅是书上的人,还是我心上的人”、“2015年8月17日,十年之约到了”、“长白山,小哥守候了十年的地方,让长白山接小哥之行走起”、“2015年8月17日,让我们站在长白山上大喊‘小哥,我们陪吴邪一起接你回家’”、“十年之约,2015,长白山上,青铜门内,静候灵归” 、“2015长白山之约,我们不见不散”……“稻米”的留言,让记者感受到一个虚拟人物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盗墓笔记》这本书和书中提到的十年之约。

盗墓笔记》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盗墓题材小说,也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该小说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经典之作,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南派三叔也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2015年,《盗墓笔记》被改编为网络剧。

十年之约是《盗墓笔记》中主角吴邪和张起灵的约定。书中提到,老九门约定老九门的人必须轮流守护青铜门后的秘密,以十年为期更换一次。但是除了张起灵所在的张家,老九门的其他人都没有遵守约定。于是,张家一直独自承担守护青铜门后秘密的责任。如果老九门都按照承诺来守护秘密,2005年应该轮到吴邪进入青铜门待上十年。但是作为和吴邪有深厚感情的张起灵,决定代替吴邪守护,“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他们约定,十年之后,吴邪到长白山青铜门接替张起灵。

盗墓笔记》虚构的这个情节,被“稻米”引入到现实。书中提到,张起灵是2005年8月17日进入青铜门的,所以“稻米”认为,十年之后的2015年8月17日,就是张起灵回归的日子。于是,他们开始在网上邀约,共赴长白山十年之约,见证张起灵回归。

其实从“稻米”的留言中不难看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心里清楚,张起灵是一个虚构的人,前往长白山根本不可能接到他。但是他们执意赴此约定。这究竟是为什么?也许,一位“稻米”的话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我们都知道,长白山没有青铜门,《盗墓笔记》只是一个引起我们无数遐想的故事,但我们依旧持着信念,去赴一场十年的约定,去寻找那个从未存在过的人……不求找到什么,一切只为还原曾经的承诺……”

执念背后的思考

盗墓笔记》火了,十年之约走进了现实。

盗墓笔记》为什么火?为何会对“稻米”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稻米”为何执著于长白山之约?他们看似极端疯狂的举动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记者与周口师范学院戏剧学博士杨蕾和教育学博士苑青松取得联系,两位博士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研究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戏剧学博士杨蕾:

当前网络上盛传的《盗墓笔记》十年之约,从线上到线下,由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这个看起来近乎荒诞的戏剧情节正在逐步酝酿成为众多“稻米”的朝圣之路。

盗墓笔记》以网络媒介作为创作载体,不仅在十年间形成庞大的受众群体,而且也在现实世界之外生成了一个“盗墓世界”。这个世界看似是现实人物的盗墓活动,但是却在现实中看不到、摸不着,如同水中月、镜中花,让读者欲求不得、欲罢不能。

盗墓笔记》不仅有效利用特定媒介营造出独立于现实之外的“讯息世界”,而且以惊险复杂的悬念设置和互相串联的叙事模式营建了“盗墓世界”,还在众多情感包围之下(尤其是张起灵和吴邪的超越朋友之情),逐步形成一个“有情世界”。同时,它还展现出一种对于个体生命的哲思——自我的追寻,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都在试图寻找与这个现实社会的关联,或者企图以所谓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普遍的受众心理和小说创作意图之间形成了共鸣,将“盗墓世界”从“有情世界”过渡到“存在世界”,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形成群体性的轰动效应。

从现实世界到“盗墓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现实隔离的异度空间;从“盗墓世界”到“有情世界”,我们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信任和情感;从“有情世界”到“存在世界”,我们看到了孤独的理智和冷静的哲思。十年之约不仅是传播策略上连接不同时空层次的关键点,也是小说文本从现实到虚幻的生命渡口,更是当下社会心理和精神信仰的一种补偿性归属。

教育学博士苑青松: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只有集体性倾向或表现才具有社会学意义,个体化没有意义,赴约长白山的群体性事实已经具备了社会学意义,这一社会现象也就有了社会学分析的价值。

人的根本是精神性的,正因为此,人对精神恒定之物的追求始终隐存在心灵深处,根据二律背反的原则,越是缺失的越是渴求的,为此,生活在当前社会场域中的青少年,处在缺失与渴求、恒定与碎片之间的张力之中,他们的精神深处是矛盾的、茫然的、彷徨的,他们的精神诉求在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对可能性、虚幻性的追求既是精神的皈依,也是行为上的必然。

“稻米”所展现出的极端表现,在我看来,是必然的,是再“正常”不过的。

盗墓笔记》中的长白山十年之约是极好的隐喻,第一个隐喻词为“赴约接人”。以张起灵为代表的张家门人是信守承诺的化身,是人性所依的恒定之物的赋形,而老九门其他门人则是模糊是非、失信毁约的化身,是消解恒定之物的赋形,精神根性不足的“稻米”沉浸在二者的震荡之中,由于对精神恒定之物的内在需求,“稻米”对张起灵产生强烈认同感是必然的,“赴约接人”心理就是对精神恒定之物强烈追求的外显。第二个隐喻词为“可能性”。“稻米”并不是一定要接到张起灵,而是追求一种可能性,这是典型的后现代思想观念。青少年正处在对恒定的内在需求和可能性的虚无追求的矛盾撕裂之中。

知晓了病因,才能提出疗救的措施,大禹治水的真谛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或隔断。作为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上路,去探个究竟,孩子探的是赴约接人,家长探的是孩子心理。之后,如何使孩子的精神追求由可能性向传统恒定之物迁移?比如开开研讨会、读读传统经典、到自然世界里走走,让网友之间形成真实的伙伴关系,当然这种转变需要共同来完成 。

后记:

将两位专家的观点转述给郭女士后,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我的女儿没问题。”她表示,可能的话,她将陪女儿一起去长白山。

周口晚报记者    郭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