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展百余件文人信札带您细看“名人朋友圈”

08.09.2015  06:29

中国吉林网吉林市讯 俞樾、章太炎、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钱钟书、徐志摩……你想知道这些近现代名人的“朋友圈”吗?9月7日,由吉林市文化局主办、吉林市博物馆、吉林书画城、朴庐文化承办的“私人话语——朴庐珍藏近现代文人学者手迹原件展”在吉林市书画城隆重开幕,包括俞樾、蔡元培、钱钟书、朱自清等一大批近现代文人学者信札、手稿在内的130余件作品展出。

信札,在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我们最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本次展出由大连籍书画家、收藏家越胥先生继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吉林省图书馆之后的第三次个人收藏展。此次集中展出俞樾、章太炎、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陈垣、周作人、刘文典、郑振铎、陈寅恪、胡适、钱玄同、钱钟书、徐志摩、张伯驹、杨仁恺等近现代学者包括信札、手稿在内的作品。

此次展出朴庐珍藏的近现代文人学者信札墨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近现代最重要的学者、作家和诗人。诸如晚清经学大师俞樾和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道遵宪,“戊戌变法”主将康有为和梁启超、教育家蔡元培、国学大师章太炎和王国维,著名诗人徐志摩,“五四”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胡适,史学大师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和钱穆等。记者看到展出的这些信札,寥寥数语,或论学问,或寄忧思,或勘谬误,或谈故友,细细赏玩,趣味横生。这些“不经意间”的挥洒,显现出流畅自然的书法之美的同时,也成为探知中国文人精神、学术思想,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吉林市是一座文化名城,产生很多文人,这些都是吉林市的骄傲,所以此次展出地点选在吉林市。”收藏家赵胥表示,他从小学习书画,喜欢研究和收藏书画,其中,他对信札更感兴趣。因为书札不再是教科书冷冰冰的铅块字,是有血有肉的,以外还有书信人在纸面上的一种情感的表达,同时,信札还可以补足历史,印证历史的作用。他收集这些信札用了六七年的时间。这些名人信札充分体现了老辈文人个人生活、社会风情、历史变迁的真实记录,对于多角度探寻名人生活细节和当时人文生活颇多裨益,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同时,伴随近年的国学热,“清华学校国学门大导师”的说法逐渐被人熟知。本次展览亦展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导师的手迹原稿。信札之外,还将展出陈三立、胡风、赵朴初、启功、南怀瑾、高二适、王季迁等近现代文人、学者的书法作品。

9月7日下午1时30分,由国际著名书画鉴定家、中国艺术史学者、美术史家傅申在北华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一场精彩的讲座,也是江城书画爱好者的一次视听文化盛宴。(记者 王静 报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