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16.03.2015  11:1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特别是要看贫困的老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难点。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6年的时间,时不我待。为了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就需要尽快弭平贫困洼地,补足贫困短板。扶贫话题成为本届“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才能啃得下硬骨头

      在福建代表团、甘肃代表团分别举行的全团审议开放日上,来到记者提问环节时,两位省委书记分别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竟不约而同都是关于扶贫的问题。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表示,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思想,在扶贫工作中,特别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才能啃得下硬骨头。他还介绍了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福建省宁德市下山溪村的脱贫经历。这是当年一个极度贫困的畲族村,历经30年不懈努力,从一个“吃地瓜、住茅草屋、穿草鞋”的贫困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近1万元的富裕村。

      在回答甘肃今后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时,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表示,这几年,根据甘肃的自然条件、发展任务和贫困特征,先后提出在全省组织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这两大行动,一个重在解决扶贫力量问题,一个重在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相互促进、同向发力。当前甘肃面临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全省将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为重点,着力抓好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度融合、与社会扶贫济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全社会共同推动扶贫开发的大格局。

      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式精准扶贫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存在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扶贫效益不高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河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委员建议相关地区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摸“”;结对到户,帮扶责任落实要“”;因地制宜,扶贫产业要选“”。

      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代表认为,精准扶贫就是把“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变成针对性强的“滴灌”式扶贫,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全方位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

      如何更好地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代表说,他们首先是围绕“帮扶谁”的问题,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和贫困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帮扶措施精准、扶贫管理精准、考核管理精准,然后是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接下来就是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全面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措施,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贫困村户聚焦,做到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四个到村到户”。

      培养造血功能不以GDP论英雄

      在太行山区有一个贫困村,有关部门可以安排20万元为两户偏远农户架设输电线路,却不能用10万元将他们搬迁出来,因为“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因此,九三学社中央在会议发言中建议,应鼓励、支持和引导各路资金有序投入扶贫开发,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改变方式单一、方法简单的资金援助政策,探索建立资金与人才支援、技术引进、产业孵育等相结合的综合扶贫方式。

      根据多年对口帮扶贫困村的经验,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代表说:“可以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尝试着让贫困农民以抵押土地经营权等方式入股,可以有效破除一些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等、靠、要’习惯,激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一些代表委员们建议,在国家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可以在一些贫困地区将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九三学社中央建议编制贫困地区的专项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特殊扶持政策,设立支持旅游扶贫的专项基金,引导和培训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让富集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教育扶贫彻底斩断穷根

      今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看望师生时指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曹家镇展望村村主任杨娟娟代表说:“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队伍状况却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因此,通过畅通和拓展师资培养引进渠道,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加强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委员建议说:“许多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而且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尤其是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劳动者素质偏低,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事实表明,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后扶贫攻坚的关键在于大力扶持教育发展。

      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张令平呼吁要实施好“三大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工程,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倾斜,建立师资队伍在城区与农村合理流动机制及城区学校帮扶中小学机制;推动教育资助工程,不让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工程,整合涉农培训资金,千方百计提高贫困农户致富能力,彻底斩断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