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双十一”贩毒 毒枭用QQ将冰毒销往吉林等地

24.11.2014  11:52

毒枭指认自己藏匿的毒品

根据公安部转来的一条疑似购毒信息,寒亭警方通过一个QQ号,抓获一名网购毒品的嫌犯。随即顺藤摸瓜,连续查获5级上线,最终在东莞将制毒贩毒的毒枭抓获。11月19日,多名嫌犯被押解回潍坊。警方在抓捕过程中,当场查获冰毒8公斤,其他毒品1公斤。记者从警方获悉,本案是建国以来潍坊市公安部门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一起毒品案件。

QQ群里进行毒品买卖交易

早在2014年6月份,全国的网安部门就开展了网上禁毒专项行动,其中,发现寒亭一名网友疑似从网上购毒。随后,这条信息转到了寒亭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负责这起案件的侦办。

“我们通过这名网友的QQ号以及其他信息,监控布查,最终确定了此人确实从网上购买毒品。”寒亭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李涛说,嫌犯王某甲(化名)今年28岁,寒亭区人,目前在潍坊居住,并且在潍北农场附近贷款从事养殖业。

2014年6月24日,也就是警方进行布控的第十天,民警发现王某甲在虾池,立即前往进行抓捕。“在他养虾池旁边的房子里,我们搜出了一套吸毒工具,并且找到了50克冰毒。”办案民警说。

养殖虾这种海产品,王某甲的收入并不低。然而,直到被抓时,他都没有还多少贷款。吸毒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他每次挣得一些钱,就又扔到了里面。

在被捕后,王某甲也很快供述了他从网上买毒吸毒的事实。据悉,王某甲通过一个吸毒贩毒的QQ群,认识了网名“勇往直前”的一个网友。并且,王某甲就从“勇往直前”处购得毒品。每克冰毒的价格为160元。

“他们这些人在QQ群里并不直接说要购买毒品,而是用一些名称来代替,比如说‘买肉’,意思就是要买毒品。”办案民警对记者说。

在发现网民“勇往直前”有重大嫌疑后,警方开始对其展开调查,发现“勇往直前”在网上交易频繁,而且其交易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快递。而“勇往直前”的真实姓名也姓王,是潍坊安丘人。

2014年8月7日,警方监控“勇往直前”王某乙到准备去快递公司接货。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在王某乙接到货物后,立即将其抓获。“我们当场打开快递包裹,发现里面有50克冰毒。”民警说。

借力“双十一”大肆交易毒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吸毒贩毒者经常通过网络联系,然后利用快递发货的方式交易。而他们邮寄的毒品往往是放在手电筒、音响等物品中,并且在外层包裹一层特殊材料,以躲避检查。

在将王某乙抓获后,寒亭警方继续从其入手,调查毒品来源的上线和去向的下线。王某乙供述,他是从一个网名为“李虎”的网友处购得毒品,价格为90元/克。经过一个月的侦查,民警确认了“李虎”的真实身份为黑龙江哈尔滨人郑某。

“郑某在潍坊泰华领域租了一个公寓,大量购买毒品后,在家进行分装。然后,其女友将这些毒品快递出去。”办案民警说,毒品的流向包括潍坊、青岛、临沂、日照和广东、江苏、黑龙江、吉林、河北、福建、四川、北京、上海等30余个地区。

在此期间,寒亭公安分局将案情上报公安部。公安部接报后高度重视,将该案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

“我们在布控的时候,发现郑某精神有些恍惚,总感觉有人要害他,也可能是长期吸食毒品所致。”办案民警说,通过侦查,警方基本掌握了以郑某为首的跨越全国10余个省得贩毒网络,并确定了网名为“西瓜”、“石头”、“ 李虎”、“唐宝”等10余人有重大嫌疑。

在掌握了该贩毒团伙大量证据和较为详细的人员踪迹情况后,11月初,专案组获取一条重要线索:郑某等人要借“双十一”物流高峰期进行大量毒品交易,趁机打捞一笔。

根据监控郑某,警方发现其网络购毒的上线在广东东莞,而近期内他又将毒品发往了江西、吉林、潍坊等地。由于该案涉案人员多、毒品数量巨大、毒源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打草惊蛇。于是,专案组决定兵分五路,赶赴广东、吉林、江西、淄博、潍坊等地,择机实施抓捕。

抓获贩毒团伙“网络总经销”

2014年11月12日上午9点,随着专案组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五个抓捕组同时展开抓捕行动。

9点45分,淄博抓捕组首先成功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郑某,并当场缴获冰毒200余克:11点,抓获陈某。

11点37分,潍坊抓捕组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丙,当场缴获冰毒200余克:13点20分,抓获杜某。

15点15分,江西宜春抓捕组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当场缴获冰毒300余克。

22点30分,广东东莞抓捕组抓获犯罪嫌疑人吴某(郑某的上线)、胡某(吴某的上线)、邹某、汪某,当场缴获冰毒1.4公斤。

随后,警方通过搜查当天抓获的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车辆、住所等处,也发现了大量毒品。当天的行动中,五组抓捕组共计缴获冰毒3.1公斤,称量、包装、吸食等工具一宗。至此,专案组前期掌握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其中,广东东莞的吴某可以说是这个吸毒贩毒团伙的“网络总经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网络上面,我的信誉是很高的”。“别人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我这里他们会信任我,先把钱打给我。”11月20日,在寒亭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审讯室中,记者见到了吴某。吴某刚刚22岁,还是一个90后的大男孩,让人很难想像,他已经是一个贩毒团伙网络销毒的重要枢纽。在网络毒圈中,吴某的信誉非常高。

吴某告诉记者,他都是在现实中,从毒贩胡某手中“拿货”,然后放到网上去卖。“加上帮胡某卖出去的货,到底有多少,我也记不清了。”吴某说,他之所以在网络毒圈的信誉高,是因为他觉得做人要有基本的诚信。“人与人的选择不同,虽然我选择这条不归路,但是人基本的诚信要懂得。其实别人给我打钱,我完全可以不给货,黑掉这笔钱,但是我没有。”

另外,吴某的女友褚某一直帮助吴某,对毒品进行包装邮寄。据褚某供述,2010年的时候,年仅19岁的她在杭州打工时,首次接触到了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心情不好,去KTV的时候朋友给的(毒品),吃下去就觉得所有不开心的通通都没有了,整个人很迷幻很快乐。”褚某说,毒品让她形成了一种依赖,不碰毒品整个人就“开心不起来”。毒品的侵蚀,让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警方审讯获悉,吴某从胡某处拿到冰毒的价格是36元-38元/克,而从网络销售则通常卖到50元-100元/克。郑某从吴某处拿到冰毒的价格为50-60元/克不等,售价则是涨到了100元-300元/克不等,有时候熟客会便宜一些。毒品层层剥利,往往最终会到了数百元一克,即使这样,毒品的诱惑仍然让那些吸毒者趋之若鹜,即使倾家荡产仍不回头。

擒获毒枭,捣毁冰毒加工窝点

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对其犯罪事实拒不承认。为了尽快查清该贩毒团伙的犯罪事实,各抓捕组按照前期获取的线索就地开展审讯工作。

经过突审,专案组获取一条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胡某,很有可能了解该贩毒网络的制毒窝点。”11月14日上午7点,寒亭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管从超率领10名警力增援广东东莞抓捕组。在树立前期掌握的线索以及审讯情况的基础上,警方从胡某口中获悉了毒枭周某的交易地点,正是东莞虎门一个宾馆内。

民警连夜赶到宾馆外,进行蹲守。11月16日晚,专案组民警将正在进行大额毒品交易的周某和牛某、以及周某的打手黄某,并当场缴获冰毒1公斤、麻黄草一宗、加工工具一套。同时,警方成功打掉了一处冰毒加工窝点。经过连夜突审,警方在犯罪嫌疑人周某的住处搜查出冰毒3.5公斤、麻古500克以及虫草、大麻、迷情水等毒品一宗。

“周某是台湾人,在广东进行制毒贩毒的犯罪。他从别处以5元/克的价格购进粗制的冰毒,然后利用技术进行提纯、二次加工,加工后以30元/克的价格卖出去。”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周某在虎门一带非常出名,而周某为了防止被人“黑吃黑”,不但圈养了打手马仔,而且自己制作枪支。警方在其住所的床下,搜出了一支仿六四式手枪和一些手枪零部件。

11月19日,警方赶赴外地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押解回寒亭公安分局。此次行动中,警方共缴获冰毒8公斤、其他各类毒品1公斤、毒品半成品原料一宗、制毒工具一套、手枪一支,打掉制毒窝点一处。记者从警方获悉,本案是建国以来潍坊市公安部门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一起毒品案件。该案所有20名涉案人员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抓捕行动告一段落后,警方在梳理案件时发现,物流行业监控不力,给网络贩毒提供了大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