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 孩子是“圈养”还是“放养”

15.01.2015  12:06

隆冬时节,室外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温暖春如的商场、超市内各种室内儿童游乐场成了孩子和家长娱乐的场所,生意特别火暴。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露天公园玩耍受凉,便把孩子“”在室内。寒假期间,除了游乐场,孩子还能去哪玩?玩什么?孩子家长、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隆冬时节,室外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温暖春如的商场、超市内各种室内儿童游乐场成了孩子和家长娱乐的场所,生意特别火暴。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露天公园玩耍受凉,便把孩子“”在室内。寒假期间,除了游乐场,孩子还能去哪玩?玩什么?孩子家长、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社会调查:

 

  室内游乐场成了孩子乐园

 

  在一个儿童游乐场内,5岁的灵灵正在摆积木,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冬天外面太冷,又没有别的去处,只能领孩子来这种室内游乐场。一个月下来,带孩子来游乐场玩几次,至少要花几百元。”灵灵的妈妈告诉记者,每月的游乐场门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除了室内游乐场,她想不出还能领孩子去哪里玩。

 

  记者调查发现,我市一些大型商场里,都有室内儿童游乐场。对家长们来说,游乐场能够暂时托管孩子,减轻家长的负担;对孩子来说,游乐场中有很多颜色鲜艳、好玩又刺激的玩具,让他们流连忘返。很多室内游乐场还举办一些益智类活动,因此,室内游乐场深受孩子及家长的欢迎。

 

   家长说法:

 

  室内游乐场也有隐患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户外活动会感染风寒,因此不让孩子在户外活动。这是室内游乐场火暴的一个原因。

 

  但是,也有家长有些担忧。市民马女士说:“尽管女儿在游乐场和小伙伴玩得十分开心,但游乐场属于公共设施,因此需要定期消毒,尤其是传染病高发时期。如果商家不注意消毒,就容易导致交叉感染,传染疾病,存在卫生安全隐患。而且,游乐场内孩子多,玩具大都是塑料制品,如果不能定时通风,空气变得污浊,孩子逗留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马女士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家长的想法,他们对室内游乐场既爱又怕。但又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专家观点:

 

  “放养”孩子更健康

 

  社会体育运动学专家齐军说,冬季不应该把孩子“”在温暖的游乐场里,而是应该让孩子在户外“”起来,加大运动量、晒太阳,达到增强孩子体质的目的。通常那些爱运动的孩子,思维也会更活跃。通过运动可以调节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很多孩子天天宅在室内,反而容易感冒,体质下降,这正是缺乏锻炼导致的后果。

 

  齐军建议家长应该督促孩子把健身列入寒假计划。每天带孩子运动40分钟,如跑步、打球。实在没有时间,可以隔天进行,一周运动四至五天。一周一次的户外滑雪、滑冰等运动,对锻炼孩子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十分有帮助,还可以开阔孩子视野,加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对孩子身心发展十分有益。(江城日报记者/史艳菊)

 

 

  ■延伸阅读

 

  冰上炫舞 打造孩子强健体质

 

  崔先生是我市某大学的体育老师,他的儿子今年8岁,从去年1月份的寒假,为了增强孩子体质,他开始带儿子东东学滑冰。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个冬季,崔先生看到儿子的体质大为增强,一直没有感冒。因此,教儿子学滑冰成为他的一大乐事。

 

  崔先生说,他的儿子从小就不喜欢体育运动,也没有运动天赋。上学后,儿子喜静不喜动,每天吃完就犯困,看看书就打盹儿,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还爱感冒。他和妻子很着急。

 

  去年寒假,崔先生想到了让孩子学滑冰。于是,他买了两双冰鞋,带着儿子去滑冰。

 

  冬天北风刺骨,冰面上更寒冷,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穿冰鞋走上去都直打滑。东东胆子非常小,开始时说啥也不敢穿冰鞋,还连连说自己没有运动细胞,绝对学不会滑冰。崔先生就逼着儿子穿上滑冰鞋,东东坐在地上不敢站起来,崔先生和妻子就鼓励他,还一人一只手地拉着他,东东这才开始慢慢往前滑。

 

  东东平时不喜欢运动,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不好,自然很容易摔跟头,崔先生就鼓励他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滑。那段时间,东东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就这样, 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东东终于学会了滑冰。夏季,崔先生一有时间就带东东去世纪广场溜旱冰。这个冬季,崔先生发现儿子体质大为增强,一直没有感冒。也不那么怕冷了。

 

  崔先生说,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他深知一个人若不喜欢体育运动就很难有健康的身体,也就很难适应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竞争。现在孩子的肥胖、近视、龋齿、营养过剩等情况都呈增长趋势,耐力以及耐寒、耐热能力等体质指标下降。所以,家长要趁假期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让孩子在冰雪世界里磨炼坚忍顽强的意志,感受体育的魅力和乐趣。(江城日报记者/居燕)

 

   寒假 别让电子产品“拴住”孩子

 

  暑假本应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外玩耍的好时光,但是大部分孩子放假后,天天宅在家里,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整天足不出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童”。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眼科副主任史宏伟说,幼儿的眼轴比较短,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在6岁到7岁之间常常用眼疲劳,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散光、弱视或者斜视。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家长带着喜欢“眯眼”“揉眼睛”的幼儿前来就诊,大多数是因为看电视、玩iPad时间过长引起。孩子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眨眼次数减少,导致眼睛表面水分蒸发,泪液膜不完整,如果没有通过眨眼来及时修复,就会造成宝宝眼睛干涩、疲劳。另外,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容易导致脊椎、颈椎负担加重,使得手部肌腱受损,关节部位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进而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因此他建议,小孩子尽量不要接触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大一些的孩子要限定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天不超过1小时。孩子学习时,书桌上的台灯不要太亮,太亮的光线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刺眼。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长期与电子产品为伴儿,对身心健康不利,易导致孤僻症等心理疾病,为此,家长应多陪孩子,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江城日报记者/居燕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