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宇田公司等51家酒企涉嫌保健酒添加违禁品

04.08.2015  11:30

    广州日报讯 (记者涂端玉) 国家食药监总局7月31日发布《关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业69种产品违法添加行为的通告》,51家酒企涉嫌违法添加“伟哥”等违禁品,其中椰岛鹿龟酒1种产品涉嫌违法添加接受调查,2日海南椰岛曾发公告称当地药监局每年对该产品抽样检测都显示合格,目前公司销售正常但按通告要求下架、封存了涉嫌产品。用脚投票,受利空消息刺激,昨日海南椰岛跌停,报收12.42元。

  就此,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壮阳、减肥“速效”概念这两大领域属于违法添加重灾区,上市公司尤要小心诞出“黑天鹅”。

    被点名企业召回在售产品

  食药监总局表示,近日组织各省食药监部门执法检查发现,部分保健酒、配制酒生产企业存在违法添加行为。初步查明,共有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了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

  据悉,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的有15家企业计27种产品,包括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宇田鹿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鹿鞭酒、鹿血酒、鹿茸酒、鹿筋酒、鹿尾酒、鹿茸血酒、鹿心血酒、鹿尾鞭酒等;开封市三九神功保健酒厂的巅峰对决商务养生酒、众源玛卡动力酒等;烟台鑫达酒业生产的神力源养生酒、鑫达神力源酒等。

  此外,违法添加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红地那非等(均为与西地那非类似的化学物质)的有5家企业7种产品。

  食药监总局正在调查的涉嫌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的产品27种,涉及标称企业25家;正在调查的涉嫌违法添加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红地那非等化学物质的产品8种,涉及企业7家,其中包括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椰岛鹿龟酒1种产品。

  食药监总局要求,上述生产企业要立即停止生产、就地封存违法产品,召回全部在售产品。

  据悉,上述已有19家企业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但食药监总局未透露19家被刑侦的企业名单。

  昨日海南椰岛发公告称,公司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排查,对库存半成品、成品进行了全面检测,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海南椰岛称,海南省食药监局每年对椰岛鹿龟酒抽样检测,均未发现含有违禁物质。其还表示,通告中涉嫌违法添加的检测样品系标识为该公司产品,但是否为正品,公司将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彻查。

   违法添加属恶意欺瞒

  “壮阳、减肥都属于违法添加重灾区。此前就因倒在西布曲明这一成分上,太极集团旗下知名减肥药品牌曲美被叫停下架,此后包括其在内的不少减肥药高调退市或踪迹难寻。”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此前公布了一组长达六年的实验结果:认为西布曲明将加重心血管疾病,随后2010年我国全面叫停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西布曲明属于一种神经抑制类药物,而‘伟哥’跟西布曲明相类似,同属于药物范畴,不能在保健品食品中随意添加。”“在这种情况下,保健酒中违法添加就属于恶意欺瞒行为了。”他提醒,不要轻信保健产品的夸张宣传,尤其不要相信“速效”,无论壮阳、减肥,还是祛斑美白,“速效”背后都可能下了“猛药”,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此外,他表示,保健品违法添加一旦坐实,将对上市公司打击较大。“保健品本身就主打健康、养生等招牌,一旦涉及违法添加,将对品牌核心价值及股价造成不小伤害,如果是产品线丰富的企业,还可能影响其他产品销售,所以尤要小心。”该观察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