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前11个月超200名官员因经济审计被查处

26.12.2014  09:33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了近10万个单位,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协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

 

这是记者12月25日从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会议上说,全国审计机关提交了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推动将审计发现问题纳入相关部门和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内容,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700多项。

 

2014年,审计署围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组织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促进政令畅通。在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方面,持续关注政府预算体系和结构、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存量资金盘活、财政管理绩效等问题,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审计署加大了对经济社会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在财政、金融、企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审计中注重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并对政府性债务和重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

 

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全国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查出相关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300多亿元,有200多人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审计署还加强了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事务、彩票、教育、医疗等资金和项目进行了审计,并高度关注“小官贪腐”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纠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此外,按照国务院部署,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对矿产资源、草原、林地、水资源等进行了专项审计,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