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实体经济大旗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08.02.2018  0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长春振兴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无论是在去年年末召开的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两会上,反复提及的“高质量发展”无疑定调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新理念、新视野和新举措。

  2018年,作为省市经济的主战场——长春经开区,该如何作为?

  “建设‘特色经开’!

  “‘特色经开’的内涵,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破常规,以打造特色为抓手,以突破工作瓶颈为手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让经开的优势和长板,更为明显、更加稳固,让经开的劣势和短板,争先追赶甚至弯道超车,核心就是要通过‘点’的突破,带动‘线’的提升,进而实现开发区‘面’的整体晋档升级。”市政协副主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一语破题。

  何泉秀强调:“特色经开”就是要求“”追“”。所谓“”,不是追求“新奇特”博眼球,而是要在工作中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突显先锋排头意识,争当典型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所谓“”,就是工作方法新、工作载体新。

  2018年,建设“特色经开”,是经开区的主攻方向。

  2018年, “高质量发展”,将贯穿“特色经开”建设始终。

  高质量发展,困难与希望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将以开展各类攻坚战作为建设‘特色经开’的载体。”何泉秀表示,攻坚战的实质,就是打破常规、突破瓶颈。“通过攻坚,能够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效果,能够打破墨守成规的困难局面,能够激发干部队伍团结战斗、攻坚克难的干事热情,能够提升自身吸引力和关注度,对外展示出经开区务实担当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氛围,同时这也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攻关期’的积极响应。

  以打造特色为抓手,以突破工作瓶颈为手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建设“特色经开”中,经开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攻坚行动,涵盖转型升级、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软环境建设、民生、城市精细化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主要领域。

  细读这些攻坚战方案,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经开”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提质量: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肩负起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引领,全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新路。

  激活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好“”“”“”三篇文章,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强创新: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促开放:以提高开放水平为引领,全力探索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内陆自由贸易港区。

  补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到关键性薄弱环节,在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惠民生: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开展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攻坚战,全力改善民生,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建设“特色经开”,打赢系列攻坚战,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经开,正在用行动回答“新时代之问”!

  在“”“”“”上下功夫

  攻坚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经济是经开区的立区之基,也是富民之本。

  聚焦高质量发展,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有效投资新高地,让实体经济更强,这是今年经开区发展的主旋律。综合经开区在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转型升级、闲置厂房资源等方面的攻坚战实施方案,今年,经开区将通过做好“”“”“”三篇文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

  在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经开区今年将加强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特别是通过开展“闲置厂房资源攻坚战”,鼓励现有厂房合理利用,使闲置厂房焕发新生机,为企业扩产扩能、招商引资做好要素保障。

  据了解,早在去年10月,“闲置厂房资源攻坚战”就已在经开全区范围内开展起来。按照“摸清底数、梳理分类、精准包装、分类分阶段实施利用”的总体思路,经开区决定利用一年时间对全区闲置厂房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摸底,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谈判对接,对闲置厂房进行精准包装,以此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潜力,不断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通过调查摸底,经开区确切掌握了闲置厂房的详细位置、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空置面积、建设时间、企业意向(出租、出售、收储)、厂房配套设施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与厂房资源所属企业进行深入对接洽谈,进一步明确了闲置厂房适用产业类别、租金标准、年限等出租、出让条件以及配套设施等,对已有明确出租、出售意向的厂房资源进行深度包装,为今年推进闲置厂房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南区与北区企业的不同情况,今年,经开区将着力推进闲置厂房盘活再利用——

  在北区企业闲置厂房资源利用上,对有明确出租意向的,将主要用于现有企业扩能改造,解决现有企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新引进的合适项目资源也可与企业对接洽谈;对有收储、出售等其他意向的,根据企业意向进行灵活地分类处置。

  在南区企业闲置厂房资源利用上,对有明确出租意向的,将主要用于现有企业扩能改造,新引进的合适项目资源也可与企业对接洽谈;对无明确出租意向的,鼓励其合理利用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科技企业、孵化类企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合资、合作等;对有收储、出售等其他意向的,由相关部门继续跟进;对于闲置楼宇,主要用于引进注册类税源企业、总部经济、双创企业等。

  此外,针对精准包装的闲置厂房资源,经开区将利用各种展会、洽谈会等资源,对外进行统一推介。经开区国控集团、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闲置单层厂房也全部被列入招商部门的招商引资计划中,由区内各招商部门进行招商,为项目加速落位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载体,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除此之外,按照“要素保障要先行”原则,经开区今年还将做好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开展“闲置土地清理”攻坚战。

  “”:大力培育新动能

  “不破不立”。如果说,破除无效供给,是为培育新动能提供更多空间。那么,“”则是为了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全面提升整体供给质量。

  经开的新动能在哪里?

  ——新动能来自于重大项目。

  只有做实重大项目,才能做大经济底盘。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厚植实体经济。

  今年,经开区将加快建设12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其中,既有中粮聚乳酸、普新新兴产业园等续建项目,也有吴太医药产业园二期、大成集团赖氨酸、富广经贸轨道客车零部件、居然之家智慧物流基地、阿满食品电商体验乐园、安能电商产业园等新项目。

  如何确保续建项目早复工早投产、新项目早开工?

  经开区今年将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推进项目建设单位全面完成立项(备案、核准、审批)、环评、规划等项目开工应该具备的各项前期手续;全年实现开工率100%。

  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取得实效,经开区根据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需要和季度工作特点,将攻坚战划分为四个小战役。

  打好项目服务战役——由项目服务秘书做好项目前期手续相关办理工作,建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联席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全面完成立项(备案、核准、审批)、环评、规划等前期手续。

  打好开复工战役——落实项目服务秘书工作制、重大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各相关部门领导带头推进项目建设,随时解决项目单位提出的问题困难,确保全年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20个,全年项目开复工率100%。

  打好破解难题战役——一方面,下功夫厘清问题,通过定期组织对重大项目的问题调度,全面找出项目建设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症结,列出问题清单,确定责任单位,细化时间节点要求,确保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另一方面,着力解决问题,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按照问题清单逐一核对落实、解决情况。

  打好入统入库战役——及时完成项目入统入库工作,促使具备条件的新建亿元项目全部实现入统入库。新建亿元以上、有固定资产投入的项目将在开工月及时申报入库材料,做到次月库中有数。

  “通过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有利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经开区各项目服务局、经发局、商务局、规划局、环保分局、国土分局、建设局、文教局、社发局、兴隆综保区规划建设处等部门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打响项目服务、开复工、破解难题、入统入库四项“战役”,力争合力打赢这场攻坚战。

  ——新动能来自于有效投资。

  有效投资是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投资。培育发展新动能,根本还是要靠有效投资。

  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经开区,推动经开区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自2017年年末开始,经开区决定利用一年左右时间,举全区之力集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战行动,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2017年12月9日、10日,市政协副主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利用双休日带队赴北京开展招商引资及经贸交流活动;

  同年12月10日,经开区在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项目推介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益思乐项目发布会,来自全国50多家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确定进驻兴隆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其中18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

  同年12月17日至22日,经开区招商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仅在5天时间里,就考察拜访了6个城市的9户企业;

  ……

  一项项紧锣密鼓的合作洽谈活动背后,是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主动作为,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精准招商能力水平,加快推动“特色经开”建设的生动写照。

  招商引资一直是经开区的“一号工程”,经开区坚持“一把手”抓“一号工程”。

  在经开区管委会统筹指导下,经开区将在招商引资上做到“六个强化”:强化招商项目质量,集中力量引进重大项目;强化协同发力,动员全区上下全员招商;强化拓宽招商渠道,千方百计储备优质项目源;强化产业导向顶层设计,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强化招商重点区域,以兴隆综保区为主战场;强化有效衔接通力配合,加强服务保障,缩短项目落位周期。

  在项目引进过程中,既注重项目的数量,更突出项目的质量,注重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把引进重大投资项目(高端制造)、世界500强项目、税源项目和域外投资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使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在招商队伍锻造上,经开区全力构筑大招商格局。一是注重协同作战,加强招商力量,并选派优秀干部扩充专业招商力量;二是动员全区干部踊跃到招商一线部门工作锻炼,全力打造一支作风好、能力强、懂产业、会招商、服务好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三是鼓励全员招商,发动管委会其他非专业招商责任部门积极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并设置招商信息专项奖,经领导小组认定,对提供招商引资信息的部门或个人给予专项奖励。

  在拓宽招商渠道上,经开区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企业的人脉优势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推进“政府+企业”“政府+商协会”“政府+咨询公司”“政府+科研单位”的联合招商模式,多措并举扩大招商引资实效,做好项目源储备。强化平台招商,提升政府和相关平台的合作,发挥专业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综保产业促进平台、浙大(校友)长春产业科创中心、新外贸平台等中介平台作用,引进更多项目落户,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继续探索利用中介平台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在项目服务上,经开区加强对落位项目的跟踪服务,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保证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一是利用冬春有利时机,主动帮助签约未开工项目企业完善开工前各项审批手续,为春季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按照“一主八辅”优惠政策条款,对已经落位开工的项目,及时兑现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凿实和完善政策,尤其对重大工业项目、落位兴隆综保区项目及涉及对外开放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力度。三是加强对已落位开工项目的服务力度,各相关部门共同配合通过专题现场办公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已落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对管委会确定的涉及项目落位开工的重大问题及意见进行督查,限时督办。

  下一步,经开区将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目前重点洽谈的项目情况,利用冬春有利时机,陆续以小分队形式开展域外招商活动,重点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根据目前在谈境外项目情况,结合省市境外出访活动,针对重点区域组织境外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境外企业投资;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千方百计掌握项目信息资源,结合省市组织的各类展会、经贸交流、项目(投资环境)推介等招商引资活动,邀请目标客商到经开区考察洽谈,推介经开区投资环境。

  通过强力攻坚,经开区今年力争实现新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数量、质量双双超过2017年。计划新签约项目164个、新落位开工项目142个,落位一批在省市具有影响力和产业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促使全区对外开放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以优质软环境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抓手。经开区决策者认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能有效促使实体经济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迈向高端发展,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经开区将强化六大举措,力推全区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监督环境、干事环境、社会环境大提升,增强区域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比如,通过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畅通软环境投诉渠道、扩大监测点和监督员覆盖面等举措,强化社会监督;通过扎实推进涉企“四乱”集中整治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实行“互联网+监督”,以及开展明察暗访、回访服务对象、座谈会、社会问卷调查等,强化效能监督。

  以创新重塑“驱动力

  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经过20多年发展,经开人深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是经开区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是经开区在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中“打先锋、站排头”的杀手锏,也是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让创新激发出更加强大的发展能量。

  优化产业结构

  打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工业是经开经济的脊梁,是经开发展的源动力。今年,经开区工业经济战线的新目标已经明确,即继续发扬争当“排头兵”精神,打好工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攻坚战。

  走进经开南区,在东环城路与洋浦大街之间的区域,这里被规划为经开区的高新产业发展带,也是经开南区发展多年的工业集聚区。一汽丰田、博泽、福耀玻璃、长春卷烟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纷纷坐落于此,其中,大陆汽车电子和富维安道拓两家企业2017年产值更是双双突破100亿元。据了解,如今,该发展带承载起经开南区完善和提升产业功能的重任,将仍以工业为主,持续发展高新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聚焦当前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今年,经开区将继续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产业,发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确保汽车零部件全年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稳存量,力争全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总量和增速继续居于长春市各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生物基材料、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生物医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等七个百亿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各产业增速在30%以上,为未来发展积蓄能量。

  补足服务业短板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近年来,虽然经开区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二三产比例长期维持在7:3左右。经开区主动对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三产比例,正视差距,按照“稳定二产、加速三产”的工作总基调,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加快补足服务业发展短板,力争在2018年三产占比达34%以上,到2020年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6:4目标。

  在强化保障服务方面,经开区将针对信息软件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业、居民服务修理业等重点行业,谋划出台促进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发挥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服务业企业自身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向网络化、智慧化等新兴业态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加强软环境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华阳汽贸、长春之星、经开集团等传统重点三产企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确保批、零、住、餐行业,以及信息软件业、商业服务和租赁业、居民服务和修理业、文化教育和体育业等优势行业继续平稳发展。

  培育新动能,调整结构、提升增量。一方面,依托现有优势行业,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引擎,推动服务业结构性改革。以“会展+”为主线,推动会展与文化、旅游服务、体育健身、互联网相结合,形成“四轮驱动”。围绕浪潮大数据,紧抓“智慧长春”、“智慧经开”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建设的契机,推动大数据产业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工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向下延伸产业链条,高标准谋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物流、智能汽车、网联汽车等汽车后服务产业发展。依托兴隆综保区的平台优势,谋划发展跨境电商、国际陆港、智能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加强载体建设。通过引入总部基地、体育产业、中央商务、电商平台、养老产业等服务载体,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楼宇和总部经济,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建设楼宇、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楼宇经济能级;加快打造经开科创广场、综保区产业平台、新外贸平台三大载体,加快综保区双创中心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经开区主要依托经开科创广场开展科技孵化器攻坚战,将科创广场作为创新、创业、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补齐全区创新创业平台短板,进而将其打造成为特色经开中科技创新创业的新亮点。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引入1至2家具有一定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以协议方式让渡部分场地资源,由其招揽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帮助其尽快孵化成长,并最终在经开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加速高端人才成果转化。以促进驻长院士科技成果转化更多地在经开区开花结果、更多地形成本土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与省内外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使更多高端人才科研成果能够就地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

  加强配套服务功能以及做好后勤保障。引入运营方(天使基金),不断完善科创广场商务服务、公共会议、机动工位、路演、创咖、生活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并为入孵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后勤服务,满足其创业需求。

  为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经开区将利用科创广场的部分场地及配套资源,将科创广场13、14层作为经开区总部经济发展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总部、税源企业进入科创广场,全年计划引入总部企业15家。

  “我们还将打造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完善科创广场规章制度,使入孵企业有章可依、有序运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科创广场将全面投入使用,力争引进先进制造领域科技型企业40户以上,企业成功申报发明专利30个以上,举办创业讲堂、CEO俱乐部、创业沙龙、创业汇等创业活动18次以上;当年争取认定为省级孵化器。

  除此之外,经开区今年还将着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吸引和培育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经开区计划全年新培育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各5户以上,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以上,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开放高地

  推进兴隆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隆冬时节,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内“热度不减”,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发展活力。

  在长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两条分拣线忙碌运转,一个个包裹经过海关扫描检验合格后,被集中封包装机,运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陆港,“长满欧”货运量不断增加,辐射范围列东线中欧班列之首。

  对于长春这样的内陆城市而言,兴隆综保区已不仅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更成为城市深度对接电子商务产业、谋划创新发展的新支点。

  据统计,2017年,兴隆综保区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增长50%。其中,2017年,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运行76架次(152班),出口货物2000万票,货值超8300万美元,在海关正规监管系统试点城市中,长春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稳居全国前列。兴隆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也实现突破,完成东北地区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开创了东北地区先河;直购进口业务完成测试,即将全面开展。

  特有的功能政策优势和发展前景,让兴隆综保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为了打造好全省对外开放平台,强化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经开区今年将强化顶层设计,做好项目的谋划包装。

  “综保区的发展,核心还是上项目,要立足充分利用综保区的平台功能,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再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市政协副主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强调,要继续做好服务工作,确保际华商业综合体、顺丰电商产业园一期等落位项目投入使用。要更加注重谋划设计,抓紧研究打造科技小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现代医药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促进要素集约,提升整体竞争力。

  根据《长春经开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攻坚战实施方案》,经开区将围绕智能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国际贸易、生物医药及健康两大新兴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大数据、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综保区的品牌优势,以积极打造肉类进出口、红酒进出口、水产进出口、药材进出口、板材进出口等区域性集散中心为目标,加快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

  随着兴隆综保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拓展,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