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效应显现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连续两周回调

31.03.2015  09:43

3月末,到银行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概率更大些。受季末因素影响,最近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逆势回调。3月30日,来自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显示,上周共有778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26%,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两周出现小幅回升。

 

如果您有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那您一定知道又到了他们血拼存款的日子了。“各位亲朋好友,1万2万不嫌少,百万千万不嫌多,活期定期啥都行!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去别的银行取钱再来捧个钱场。”最近,长春市民王女士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位银行好友发布的拉存款信息快赶上微商们的刷屏节奏。

 

除了在朋友圈里大打感情牌外,高收益才是最实在的揽存招牌。“3月底就这波了,保本保最低收益,半年期,10万起步,5.55%。”长春某银行工作人员郑女士发布的该行最新一期理财产品信息显示,同类型期限又差不多的理财产品,较3月份上半月的预期收益率有小幅提升。另外,来自银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3月21日至3月27日)共有778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26%,较前一周微升0.03个百分点。其中有20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含),占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量的2.57%。分期限类型统计,上周所有期限类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其中,最高预期收益的产品为某银行发行的一款投资期限为367天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达7.5%,投资起点为30万元。

 

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两周出现回升,主要受到季末因素影响。”银率金融研究中心理财组分析师牛雯表示,一季度结束后银行面临着补缴存款准备金的压力,另一方面,接下来的时间股市再次迎来新股发行,市场流动性受到考验。因此,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更容易爆发出高收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