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文:由“吉林制造”向“吉林创造”转变

18.12.2015  00:07

    记者 聂芳芳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近日,省质监局局长孙秀文接受记者采访,细数吉林质量发展成就,畅谈了质监局下一步的工作举措。

    孙秀文介绍,“十二五”期间,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助推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全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合格率平均达到94.4%,提高7.5个百分点;有效期内吉林省名牌产品达到694个,增长82%;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51个产品,增长55%;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资格达到275个产品,增长77%。

    质量基础保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全省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00项,增长12%。制修订吉林省地方标准1767项,增长156%。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800张,增长15%。全省质监检验检测综合实验楼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增长102%;主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达到2.2万台(件),增长38%。拥有国家级检验中心16个,增长23%;省级检验中心41个,增长95%;可满足22大类2.7万种产品(参数)检验需求。

    在展望“十三五”时,孙秀文说,省质监局将全力抓好“六项任务”,完善“三项机制”、打造“三个平台”,确保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

    “十三五”期间,省质监局将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加快名牌培育,到2020年,有效期内吉林省名牌产品数量达到1000个。推进“互联网+吉林名牌”工程,扩大吉林品牌影响;实施标准化战略,围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日韩等开展区域性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吉林特色的覆盖一、二、三产业的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抓好特种设备和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000批次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开展计量、认证认可工作,推动民生、能源、工业、法制、科技等五个方面计量工作,创建1000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加快技术机构建设步伐,服务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加快国家级、省级检验中心建设,形成以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龙头、市(州)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覆盖全省、布局合理、梯次搭配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质监队伍整体素质,加强质监法治建设,营造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建好管理、技术、执法“三支队伍”。

    为保证以上六项主要任务完成,省质监局还将在质量创新方面,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新机制;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发展新机制;在强化监管方式创新方面,构建“风险监控、依法监管、源头追溯、多元共治”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此外,省质监局还将打造服务创新驱动的三个平台。其中,全力打造质量诚信体系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分级评价、在线查询等功能,为分级分类监管奠定基础;打造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集质量分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及实践训练等功能于一体,对接全省产业集群开展技术服务;打造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平台,完善全省特种设备监管信息资源,实现省市县三级现场应急响应,提升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孙秀文说,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省质监局将进一步助推我省产品由“吉林制造”向“吉林创造”转变,推进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