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民众科学精神

09.03.2016  14:14

  近期,伴随着引力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号称首次提出引力波猜想的“诺贝尔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事实上,像“诺贝尔哥”这样缺乏专业学术训练,却常常试图在某些科学问题上发表自己创见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的涌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民科”所引起的社会评价褒贬不一,其中既有来自部分大众传媒与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也有来自科学共同体对“民科”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力与资格的质疑。本报记者邀请学者基于科学发展规律,对“民科”现象的产生根源及其要害进行解读。
  
   游离在科学共同体之外
  
  设想永动机的发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致力新宇宙论建构、提出引力波猜想、声称“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这些产生于学术共同体之外的所谓“创见”均来自于“民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田松对“民科”现象做出了界定:“‘民科’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为何“民科”的“奇思妙想”无法得到专业科学研究者的认可?正如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殷杰所说,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的组织形式已经由“小科学”过渡到“大科学”,科学活动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加深。科学的从业者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学术训练,否则无法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也难以被科学共同体所认可和接纳。然而,“民科”普遍缺乏这种学术训练,他们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和概念体系,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范式大相径庭。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青年学者陈鹏认为,科学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方法、模型与框架,即使是所谓的“革命科学”,也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哲学系副教授叶立国也表示,遵循学术规范才能保障学术创新,任何学术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民科”对学术规范与前人研究并不了解,很难有所创新。
  
   警惕伪科学盛行
  
  在科学共同体之外就不可能产生科学家吗?民众中不乏对“民科”的科研热情持同情与支持态度的。陈鹏认为,科学是自由的,凡是有兴趣且严肃地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都是科学工作者。
  
  但近年来,一些“民科”的观点虽堆砌着科学名词,却是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这些观点一般是一锅煮的大杂烩,毫无新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在与一些“民科”的接触中发现,一方面,他们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名词堆砌在一起,但并不理解这些名词的准确含义;另一方面,“民科”常常将舶来的科学名词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中的概念混在一起,比如“暗物质”和“阴曹地府”、“夸克”和“太极”、“黑洞”和道教中的“玄牝之门”等。
  
  正如殷杰所说,“民科”往往出于联想、想象和虚构,动辄推翻某个重要的科学理论或建构庞大的理论体系。“民科”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其科学素养、研究能力的缺乏形成了巨大反差,导致他们遭到科学共同体的批评和拒斥。
  
  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科学是基于现象和数据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得到的合理认识。”郑永春认为,“民科”与科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是理论研究,需要说明该理论的前提和假设,通过科学的推理和演绎,得出结论。而且,结论的正确与否最终要经过实践、实验的检验才能被广泛接受。而“民科”往往只是罗列一些他们并不了解的科学名词,更无法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
  
  “民科”既缺少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又缺乏逻辑求证的科学方法。在郑永春看来,按照这种方式做“科研”不会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事实上,业余科学家、科学爱好者一样可以做研究,但要符合科学方法,要接受批判和质疑。“民科”如果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就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职业科学家进行理性的学术交流。
  
   引导民众走进真正的科学
  
  引力波与“诺贝尔哥”事件值得我们反思,为何在专业学者看来荒唐透顶的伪科学论调在社会上却仍有一定市场?在受访学者看来,这一反差恰恰反映出当前科普工作不足与民众科学素养的缺失,加之一部分大众传媒的错误舆论引导,为伪科学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作为一名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郑永春发现,随着科学的进步,专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跨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难。此外,信息时代的科学传播面临来自大众传媒的挑战。陈鹏解释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平台的出现,科学普及与科技传播受到“碎片化”与“片段化”的影响,大众对于科学知识出现了更加“快餐式”的获取,难免一知半解或者误解,容易被“民科”拉虎皮作大旗的行为蒙蔽。
  
  这就给当前我们的科学普及与传播工作提出了迫切的任务。叶立国建议,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将专业的高深的知识,以通俗方式向大众宣讲。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理性地批判反思。殷杰提出,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公众的科学普及和传播,尤其是应该旗帜鲜明地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清界限,既重视科学理论的普及,又要更加重视科学理性的弘扬。学者应该把自己对“民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态度亮出来,引导和帮助民众去接近真正的科学。(张清俐)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