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今年我省着力推进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合力

29.01.2015  12:55

1月27日,吉林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召开201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副省长王化文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苏衡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林君主持。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食安委主任、食安办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省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食品药品安全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崔洪海报告了2014年全省食品药品工作情况,省食品药品安全办副主任、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郭洪志传达了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巡视员曾向东就2015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作了简要说明。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15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会议指出,2014年,我省9个市(州)全部成立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加挂食品药品安全办牌子),40个县(市)将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质监局合并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五级贯通、上下联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了15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4个示范园区,免费为8.8万户食品药品企业(业户)安装了追溯终端,为1.8万户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企业安装了油水分离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开展“健康水产品上餐桌”、农药残留和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整治行动,各类风险隐患及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纠治和惩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出台创新监管方式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加快发展20条规定,促成通化东宝、延边敖东等32户次药品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搭建交流合作对接平台,激活休眠药号资源,为企业节省GMP认证改造资金2亿元;指导全省187户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185户药品经营企业通过新版GSP认证;养殖梅花鹿资源开发等政策瓶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及时公布不合格食品药品信息,运用市场规律倒逼企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畅通“12331”投诉举报渠道、严格兑现举报奖励和大要案查办补助;重点打造200家“四位一体”饮食用药安全宣传站,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途径进一步拓宽,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会议强调,2015年,我省将依托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着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全面形成社会共管共治格局。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力量,充实人员,做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将监管触角向乡村(社区)延伸;整合资源,区域设置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巡查,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区域间、部门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配合协作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形成合力。要积极推进依法治理,推进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符合监管实际的监管法规体系。要围绕农产品生产源头、非法加工销售病死畜禽、中药注射剂生产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建设全省统一、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执行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公示制度和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进一步开展公益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确保不出现严重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不出现舆论热点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