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第八十九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养育“孤女”12年 她收获最美亲情

21.09.2017  19:33

长春晚报记者 李奔

李鸿雁,1968年5月出生,长春第八十九中学心理健康老师。课余时间,她常翻开手机相册看女儿和儿子的照片。21日,李鸿雁收到在上海工作的女儿美娜快递的中秋月饼,女儿在电话里反复嘱咐她,这月饼很好吃,一定要留着自己吃。为了让爸爸、妈妈吃到这个名牌月饼,美娜排队三个小时才买到。挂了和女儿的长途电话,李鸿雁脸上挂着满幸福足的微笑。

一次意外辅导 她给美娜一个温暖的家

李鸿雁老师周围的人都知道,美娜是她的学生,也是她收养的孩子。说起美娜和李鸿雁的母女缘分还要从

2006年说起。那年学校举办演讲比赛,初一的美娜因紧张在预赛中表现不佳。决赛前,美娜找到李鸿雁老师咨询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经过辅导,美娜获得了第一名。得奖的美娜非常高兴,专门找李鸿雁老师表达感谢,通过接触,李鸿雁了解到,美娜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从黑龙江来到长春,生活一直很拮据。2005年,父亲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后来,母亲因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抛弃了她。美娜独自住在工地的铁棚子里,变成了无可依靠的“孤儿”。

李鸿雁怜惜这个命运悲惨却坚强的女孩,她来到美娜住的漆黑的破铁棚,李鸿艳落泪了,那一刻,她决定收养美娜。虽然李鸿雁一家靠工资过日子,经济并不富裕,还要抚养一个儿子。可李鸿雁的决定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从此,李鸿雁有了一个女儿,小美娜也有了新家。那年美娜13岁,而李鸿雁的儿子11岁。

用心用爱让孩子融入这个家

美娜在李鸿雁一家的呵护下有了幸福的生活,不仅有物质上的关怀,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记得,美娜刚到李鸿雁家时,总喜欢捧着书本发呆。李鸿雁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常常与美娜谈心,一点一点地开导她,并有意识的让美娜和自己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渐渐让美娜融入了这个家。

李鸿雁夫妻俩靠微薄的工资生活,生活并不富裕,供养两个学生,每个月的支出都要精打细算,但从来没在美娜面前露出过半点难色。为了让孩子们补充营养,李鸿雁每天去早市买菜,丈夫每顿都掂量两个可口的小菜,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在这家里,每个人都感到幸福。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为了孩子们能住得舒服,李鸿雁决定卖掉房子,租一个大点的房子,这样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学习。

言传身教 除了养更要教

李鸿雁性格比较直,对待美娜,她没有小心翼翼,相反,她觉得一切都很简单,从她决定收养美娜,给美娜一个家开始,她就把美娜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待自己的孩子,她不需要小心翼翼,犯错就要说,做的好就会表扬。为了提高美娜的学习成绩,李鸿雁给美娜找了补课老师辅导。从青年路教师楼到杨家小学那段崎岖的小路,是美娜补课必经之路。每周六、周日早5点多,天还没亮,李鸿雁夫妇俩带着美娜已经踏上了那段土路,她牵着美娜的小手,丈夫背着孩子沉重的书包,迎着凛冽的寒风向目标奔去。“你的人生之路就和这崎岖的土路一样坎坷,但只要充满信心,有老师的一路陪伴,你的明天依然阳光灿烂。”补课路上,这句李鸿雁的话不仅温暖着美娜,也鼓舞着她前行。

“让我自豪的是把美娜培养的三观特别正,这孩子特别阳光。这么多年,家庭教育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从收养教育美娜身上,感觉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李鸿雁的爱温暖了孤苦无依的美娜,不仅给了美娜一个家,也影响美娜成为一个感恩、阳光、快乐的孩子。

不为回报看到孩子好就满足了

经过三年的奋斗拼搏,美娜不负众望,考到了十一高,高考考到了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大学毕业的美娜,工作签到了上海。而李鸿雁的儿子,今年也顺利到英国留学。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了,李鸿雁对孩子的牵挂多了。

提起供养两个孩子,其中的艰辛和付出李鸿雁不愿多谈,每当谈到女儿她都有一份由衷的满足和幸福。“我闺女可好了,惦记我,工作之后,我的化妆品、衣服都是姑娘给买。以前读大学时,每周都能回来,给她做点好吃的,现在毕业工作远了,一年就只能回来一次了。”和其他的妈妈一样,李鸿雁也爱晒孩子,女儿和儿子常出现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满满的骄傲和幸福。

“美娜是一个特别懂得感恩的孩子,和我们都特别亲,孩子第一个月工资,除了家人,还给我妈、我弟妹们都准备了礼物,不图她给我买什么,只要我看到她好,我就知足了。”李鸿雁从收养美娜那天开始,她的想法就很简单,用她的力量去温暖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尽其所能的给美娜撑起一片光明的未来。

她盼女儿披上婚纱拥有幸福婚姻

“美娜工作挺好,现在也恋爱了,我就想看到我老闺女披上婚纱,有自己幸福的生活,我就放心了。”像所有的妈妈一样,对于女儿的牵挂,李鸿雁一刻也放不下,相比在外地读书的儿子,美娜一直在李鸿雁身边,现在两个孩子都不在她身边了,对女儿的牵挂和惦念要更多一些。

每天李鸿雁还有很多课,她想着等自己退休后,有时间和精力了,可以关注更多的孩子和老年人。李鸿雁是一名普通老师,她用全身心的爱为美娜撑起了温暖的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儿女的成长。对于自己的付出她总说没什么,宁可大人受苦,也不能苦俩孩子,抚养、教育两个孩子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恐怕只有自己知道。看着女儿和儿子长大成人,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知足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