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女子监狱迎“六·一” 开展亲子会见活动

29.05.2018  16:23

“很高兴看到妈妈,虽然我一天天长大,可妈妈却一天天变老,希望妈妈好好照顾自己,早日回家和我团聚,妈妈,我想你,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很乖很听话,就是特别想念妈妈,常常在梦里看见妈妈,你快回家吧妈妈,我好想你!”……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吉林省女子监狱为32名家属与20名服刑妈妈举办了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活动。

女子监狱由于在押服刑人员的特殊性,未成年子女人数较多,对孩子的牵挂成为服刑人员改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未成年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少母亲的呵护和陪伴,极易留下影响其一生的阴影。

为了增进服刑人员亲子关系,推进服刑人员再社会化进程,减轻服刑人员改造压力,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女子监狱借助亲情帮教平台举办了此次特殊的儿童节活动

活动现场中,妈妈们温柔的凝视着孩子,看着他们长大的面庞,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

他们时轻声细语,时开怀大笑,无不流露出喜悦之情,而一个又一个的拥抱,情感真挚,场面温馨,将所有的亲情化作炽热的情感,呼唤着团圆之梦,现场被爱包围着、感染着……

活动现场一:

“整整五年了,我没机会陪同孩子过好他的每一个节日,没有为他准备精美的节日礼物,甚至连拥抱他的机会也没有,儿子,妈妈对不起你……今天,在警官们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为孩子过一个特殊的节日,感谢警官们的帮助……”入狱5年的服刑人员陈某面对自己的儿子时既悔恨又激动。如今,8岁的孩子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借监狱开展特殊儿童节的机会来看看妈妈,他开心极了,母子的亲吻和拥抱使孩子似乎忘却了很快将和母亲再次分开。当问到孩子许了什么愿时,他怯生生的说道:“我想让妈妈每天都陪着我!”此时的陈某已经泣不成声,她悔恨自己当年的冲动无知,悔恨缺席了儿子的成长,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儿子身边,为他准备每一个节日的礼物、添置每一个新年的衣裳!

活动现场二:

一位小姑娘特别内敛,跟妈妈不是特别亲热。我们的民警蹲在她面前问道:“小姑娘好像跟妈妈不是特别亲热,有一点点陌生,是吗?你有多久没见到妈妈了呀?”她低头轻声答道:“十年”“十年?那你今年多大呢?”“十岁”......

现场附近的人沉默了,民警、母亲和小姑娘的眼眶里都泛着泪花。原来,小姑娘的妈妈韩某在被公安机关抓捕时已怀有身孕,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被取保候审。生下女儿后,韩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随即入狱改造,所以孩子从出生起便再没见过妈妈。由于爸爸也在监狱服刑,小姑娘便由外婆一手带大。时光荏苒,如今孩子已10岁,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这十年的缺席,让这个小姑娘显得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平日里跟妈妈打电话还亲密些,可真正见到妈妈时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妈妈搂她、抱她,她始终别过脸、一言不发。一旁的外婆急得一边流泪,一边说:“你早上还说想见妈妈,怎么现在不说话了……”民警问:“你想妈妈吗?”小女孩轻轻地点点头,眼睛里噙着泪水,而妈妈却早已泣不成声:“看到女儿的泪水,我心里很自责,很愧疚。作为一名母亲,我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希望女儿能够原谅我,为了她,我一定加倍努力,好好改造,早日回家和我的家人团聚。”这时,小女孩抬头看了一眼妈妈,哽咽着说:“希望妈妈早点回家,我爱你!”听着女儿稚嫩而真情的呼唤,韩某一把将女儿拥进怀里,久久舍不得松手。

半个小时的亲子活动,记录了太多悔恨的泪水、团聚的幸福和快乐的笑脸,还有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新生的向往。

“儿童节,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有父母的陪伴;然而,对服刑人员子女而言,与父母一起过儿童节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愿望。监狱组织这次活动,实现了孩子们的一个愿望。” 

监狱举办这次活动,结合了监狱教育改造实际,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更让服刑人员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进一步激发服刑人员家庭责任意识和改造信心。今后,这种亲情会见将形成常态化,缩短会见间隔、延长会见时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受益范围,用亲情的力量感召她们回归家庭,做守法公民。

杨宾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周东魁  王振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