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俊山拥数百套房产 央企负责人减薪百万员工担心

24.11.2014  11:57

谷俊山拥数百套房产聚焦房产腐败 央企负责人减薪百万员工担心

谷俊山拥数百套房产聚焦房产腐败 央企负责人减薪百万员工担心

谷俊山拥数百套房产聚焦房产腐败 央企负责人减薪百万员工担心

房地产领域是官员腐败的重灾区,其中官商勾结、多占住房和办公用房超标现象十分普遍。在2013年以来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腐败,占比高达95%。

官商勾结、跑官卖官。这是房地产腐败中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官员借由房地产寻租积累不法利益,或从中卖官鬻爵,或从中为升迁积累行贿“筹码”。多轮“巡视反腐”中因涉房地产腐败而落马的官员,不少人的贪腐冲动来自于买官卖官。贵州省安顺市原市长王术君、广东省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均是相关典型。

“小官巨贪”。近期的中央巡视尤其指出,多地“苍蝇式腐败”问题突出。其中,拥有多套住房可谓“小官巨贪”的“标志”。无论是刚刚被查处的马超群案,还是昔日多地被曝光拥有数十套房产的村支书,虽职务级别较低、但腐败行径令人咋舌。这些人或是把握房地产交易重点领域的国土、住建部门的低职级干部,甚至只是村官,或是企图凭借投机性住房牟利的其他领域“小官”,其“巨腐”轨迹往往与房地产不无关系。

一把手腐败。2014年的中央首轮巡视发现,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在此方面,前有刘志军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级(或以上)高官动辄数百套的房产,后有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等地方政府一把手插足寻租。一把手涉腐行为中,房地产腐败无疑是一个重要主题。

从房地产腐败的形式来看,更是五花八门。据记者初步梳理,至少有近十种涉及房地产腐败的手段。

其中,通过房地产业牟利。一是帮助房地产项目提高容积率;二是向地市有关领导打招呼,为房地产项目尽快通过规划审批提供帮助;三是为开发商在工程施工许可上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插手项目招投标、插手国有土地出让、在征地拆迁渔利、超标准建设和装修办公用房、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以权谋私、兴建楼堂馆所、以权谋地、违规经商办企业、多占住房等多种手段。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从上述的房地产腐败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前期的土地征用、出让环节,还是在后期的建设、开发、销售等环节,都出现了房地产腐败案例”。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表示,在房地产运作中,有很多的审批环节,自然给官员进行房地产腐败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

尽管此次改革针对的是由组织任命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但高层的工资一下子缩水近百万元,基层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会不会由此减少?记者采访了多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国企员工,他们中的不少都有这样的担心。

小王是东部地区某上市国企分公司负责人事的中层干部。自从企业被列入首批高管降薪名单后,小王和周围的同事都纷纷担心自己的收入受到影响。小王说,自己工作的集团以福利好而闻名,正式招聘的员工入职没两年年薪就有差不多10万元,还有餐贴、通讯补贴林林总总的各种福利,比在外企工作的15万元过得都滋润。“高管降薪了,中层不等于要跟着降薪,总不好意思比领导拿得多吧?那不是等于一层一层都降下来?”

小王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从2015年起,这家集团高层的年收入直线降到了百万元以内,这一水平甚至低于百万级年薪的地区分公司负责人,为了调出一个“合理的级差”,“听说内部所有的职级收入都要全部重新算。”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指出,一线工人与国有企业高管的收入差距太大,不符合国有企业的性质,层层降薪就更不合适了。“国家明确提出收入分配要‘提低限高’,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但在现实中,一线涨10%往往也赶不上高管涨1%,决不能让一线员工成为高管降薪的‘陪葬品’。”

高管的收入“砍半”,原有的福利能不能“找补”一下?根据相关精神,央企负责人将不得在企业领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同时,央企严禁按照职务为负责人设置消费定额,也不得用公款支付其工作职责之外的费用,更不得为其转移个人费用支出。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对一些福利畸高的企业来说,工资性收入远不是其个人所得的主要来源,即使普通员工享受的灰色福利也不少。

理发只要2块钱,食堂1块钱的自助餐吃到饱,培训中心建在某知名旅游城市的海滨,集体宿舍只要每月100元,“同地段的租金没有两三千拿不下来”……在某国企工作的小刘说,虽然自己没有赶上发房子的年代,但现在公司依然还有大把吸引人的福利:平价的托儿所、幼儿园,与多家“给几十万都不一定进得去的”名牌小学有“共建合作协议”,还有职工子弟定向招聘名额,“等于是子女一条龙服务”。

权衡指出,对国企来说,合理有序的收入格局需满足两点:一是收入来源要合理,明晰对职务消费、灰色福利的界定和监管,减少腐败和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收入水平的有序,不能人为拉大基层员工和高管的差距,同时,职工的收入要反映其贡献,决不能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