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协奏曲

28.07.2015  11:22

  尽管属于后发展地区,经济总量并不大,但是,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吉林省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探索未曾停止。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从梅河口到柳河,从大安到农安,在记者脚步所及的地方,处处——

   

  奏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协奏曲

   

  首席记者 李响  本报记者 张强

   

  梅河口市:河滩荒地上“长出”休闲公园

  徜徉在梅河口市的辉发河岸边,河两岸筑堤为路,堤两侧小桥流水,小溪碧湖相连,跌水瀑布相戏,一股浓浓的江南水乡的气息。谁能想到,回到六七年前,这个城市核心地带还是杂草丛生、鲜有人至的河滩荒地。

  为了加深记者的印象,梅河口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孙刚带记者来到长江桥上,河上游是一派生态风情的景观带,下游便是荒凉的滩涂原貌,对比强烈。“这就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威力。”孙刚笑言。

  梅河口市有个美丽的名字,但和这个名字不相称的是,直到2010年前,这个拥有28万城镇人口的东北名城,市民却连个休闲娱乐的去处都没有。梅河口市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王大海告诉记者,梅河口市城区原有一个公园,但面积只有10公顷左右,而且设施陈旧、功能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

  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新的公园建设项目于2008年立项。“在几个方案中,都要重新选址建设,其中占地最少的一个方案,也要占用耕地30多公顷,这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孙刚回忆,“于是,在国土资源部门的建议和引导下,新的方案将公园建设和城市绿化结合起来,实施了向滩涂要地工程,对流经城区的辉发河两岸泥沙滩进行平整、回填和绿化。

  从2008年9月1日开工到2010年投入使用,原本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河滩荒地,变成了集市民健身、休闲和风景游览于一体的景观带。

        王大海开着电动车,带记者转了一大圈,边走边介绍景点,如数家珍。河堤两侧点缀着姑苏风格的白玉拱桥和亭榭楼阁,随处可见长白山风情的白桦、曲柳,还有黄刺梅、金叶榆、孔雀草、莲荷等多种花草。景观区、休闲区和植物园区,这段长达18.9公里的景观带,即便坐观光车快速转下来,也要将近一个小时。据说到了晚上,会有两三万名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非常热闹。

  70多岁的退休教师段继仁是受益者之一。他所住在育才社区离辉发河不远,他每天都会徒步到河边景观带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唱唱歌儿。“以前没地儿去,只能在路边活动,这公园解决了大问题。”听不少市民说,景观带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市县的群众,很多年轻人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拍婚纱照。

  如今,辉发河景观带已经成了梅河口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因为居住环境改善了,辉发河两岸也成了开发、置业的热点地块,商品房的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一截。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城市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减少了向外扩张占用耕地的冲动,真正做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孙刚感慨。

   

  柳河县:低丘缓坡地上建新城

  人们印象中的东北大地往往是一马平川,但柳河县不同。这个处在两山夹一河狭长地带中的小城市,“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可开发利用的平地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受当地军用机场净空的制约,立体发展的空间也受到限制。

  “在7.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承载了10多万人口,而且规划设计落后,道路狭窄拥挤,商业区、住宅区区域分工混杂,城市发展已无空间。这几年,土地利用格局先天不足、建设用地紧缺、城市空间狭窄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成了摆在柳河面前亟待解决的主要症结。”柳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兰军告诉记者。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柳河县城区规划面积将由7.54平方公里扩大到14.98平方公里,人口将由11.3万人增加到15万人以上,并在改造提升老城区、拓展开发新城区、高标准建设工业集中区的同时,打造“一城柳色半城河”的美景。

  实现愿景,谈何容易!河北新区规划占地2.3平方公里,由不连片的两块土地组成,中间被一座长664米、宽158米、高43米,占地197亩的小山丘分隔。这个叫做王船口西山的小山丘,成了柳河县河北新区开发建设的“拦路虎”。

  这只“拦路虎”,逼迫着柳河县只能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路子。2011年5月,柳河县制定了“铲平山体、增加用地、表土剥离、平整回填”的实施方案,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和具体组织实施,一场被当地群众称为“愚公移山”的行动正式开始,只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山体爆破、土地平整等任务。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柳河局又选择了连片开发利用条件成熟的低丘缓坡地块进行开发,新增加建设用地1000余亩。

  站在一统河的北岸,河北新区已经初具规模。“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原来就是高地不平的低丘缓坡地,利用率很低。”兰军告诉记者,“如今,已是马路宽阔,高楼林立。未来这里可容纳1.9万户5.7万人,可提高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

  对低丘缓坡地的开发利用,不仅缓解了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更改善了失地农民的生活。

  “我们向被征地农民发放了失地保险金;被征地拆迁群众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58户困难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为39户群众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柳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宝玉说,“为了确保失地农民用好补偿金,相关部门大力扶持他们创业或者寻找新的就业。其中,有210人在县城自主创业,有330人外出务工。还有部分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利用补偿金在县城周边承包经营大棚蔬菜、苗木和烟叶等特色产业,带动了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美丽的一统河北岸,原来沉寂的大地上忙碌异常。由38万柳河儿女演绎的现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还在持续。

   

  大安市:盐碱地上瓜果香

  还没走进大安市久华2.5产业园的种植大棚,一阵香瓜的浓香便扑面而来。

  “就冲这香味,这香瓜的味道肯定地道。”同行的大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跃波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香瓜的味道再熟悉不过。

  这是一座连栋大棚,钢构骨架,全玻璃封闭,面积宽阔。走进大棚,因为已经到了香瓜采摘的季节,香味更浓。刘跃波蹲在地上,随手抓起一把野草:“你看,这里种的蔬菜瓜果不上农药,也不用除草剂,怪不得这么香。

  在产业园种植区63公顷的土地上,这样的连栋大棚有16栋,每栋2.4万平方米,主要种植香瓜、黄瓜、西红柿、草莓等作物。除此之外,还有140栋日光大棚,每栋900平方米。眼下,座座大棚里都是瓜香四溢。

  看这丰收的景象,谁能想到,这里曾是荒凉的盐碱地,一片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癌症,如何治愈?(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但眼前这片盐碱地是如何发生神奇改变的?)产业园的负责人看出记者的疑惑,解释道:“我们用EM菌剂处理牲畜粪便,然后直接铺到盐碱地上,可快速使盐碱地PH值由10.1降到7.5。而且随着作物生长,土壤结构可以不断得到改良。

  如此简单的办法,却能做到当年改造,当年见效,而且成本不高。“平均每亩地用EM菌剂40克,每克才2.5元,牲畜粪便也只需要4.3吨。

  与如此低的成本相比,收益却是惊人的。产业园工作人员高士萍给记者算了笔账:每年种香瓜和黄瓜两茬作物,头茬香瓜每公顷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每公斤价格12元,每公顷土地的收入在60万元以上。第二茬种黄瓜,每公顷产量在20万公斤以上,每公斤2元,每公顷收入40万元。“这样,两茬作物,每公顷土地毛收入在100万元左右,纯收入能达到80万元。

  产业园还做起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文章。“利用牲畜粪便,加上生物菌剂对盐碱地进行有效改良,产出绿色有机瓜菜。瓜菜废弃物喂羊,形成区域内清洁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种植、养殖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士萍一边介绍,一边随手摘了个香瓜,拿纸简单擦了擦,递给记者。一口下去,香甜的气息沁人心脾,已经好多年没吃到过的纯正味道。

  “农民得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舍力镇党委副书记逯德龙告诉记者。说话间,记者来到正在田间劳作的于海身边。老于家在庆华村,在这里打工。“以前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偌大片土地,没啥收成。”老于边干边说,“现在土地有流转费,还能守着家门口打工。盐碱地变成了金土地,农民心里高兴啊。

  “全市180万亩闲置盐碱地,要是都能像这样利用,会创造多大价值!”走出大棚,刘跃波意味深长地说。

   

  农安县:农民进社区,土地变成金

  合隆镇陈家店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子不算小,幅员有10.96平方公里,人口有996户3334人,但其2013年的农业产值达到了19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1.36万元。“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对土地的精打细算。”陈家店村党总支书记林青远这样告诉记者。

  一句简单的“精打细算”,其实有着很深的含义。

  陈家店村人不少,宅基地应该也不少。“没错,原来有的人家甚至占地2亩多。但村里实施低效建设用地改造后,大部分村民都集中住进了社区,老宅复垦,省了不少土地。”林青远给记者举例说,“旧宅基地复垦出134.86公顷土地,而回迁安置区只占地12.27公顷,120多公顷土地就这样被节省出来。

  林青远所说的回迁安置区,叫嘉和社区。走进宽敞气派的大门,能看到干净的柏油马路、23栋被粉刷成亮黄色的整齐楼房,甚至还有喷泉和规划好的停车位。要不是社区周围被绿油油的耕地包围,几乎看不出这里和城市的大型社区有什么区别。

  “现在,全村10个自然屯的809户村民搬进了新社区,复垦出的土地大部分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公顷土地每年的租金由2009年的1万元上涨为现在的1.5万元,把村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脱离土地后,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镇里做买卖,经济收入增加了。

  村民王朋搬进社区后,就在社区里当保洁。见到记者时,她正打算收工,爽快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走进刚刚打扫过的单元门,坐电梯到3楼,一梯两户的左手边,就是王朋家。这个96.98平方米的两居室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换鞋走进客厅,坐在宽大松软的沙发上,50多寸的液晶电视挂在电视墙上,很气派。

  王朋说,家里的三亩三分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的流转费有3300元,还能拿到粮食直补。儿子在市里学厨师,爱人是木匠,在镇上的家具厂打工,她自己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一家三口人收入还算可以。“而且,新房子10年内的物业费、水电费、取暖费全免,能省不少钱。

  不少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搬进社区的村民也都跃跃欲试。71岁的武守田老人一家四世同堂,住在社区旁的老房子里。“要不是因为去年老伴生病没精力弄房子的事儿,一家人早就搬进社区了。”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社区里的新房子已经装修好了,今年全家都能搬进去。到时候把老房子拆了,把地复垦出来,拿到村里的补贴,扣去新房子的钱,还能剩下不少。

  土地上的精打细算,也给陈家店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化。

  站在社区高高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社区周边的耕地已经集中连片。通过合作社集中经营土地的形式,陈家店村的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和农机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集中,实行机械化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据说,今年播种500多公顷土地,村里用4辆车16个人,十几天就干完了。

  一天的采访下来,记者很受触动。其实,地还是那些地,思路一变,效果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