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之为激荡振兴发展新征程

07.02.2018  06:21

   坚持党的领导

  政法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一年来,市委政法委不断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市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实施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法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工作方式、职能权责,市委领导下的委员会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落实《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全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良好形象。培养选树人民满意的政法标兵单位和政法干警楷模等一大批先进模范,营造了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参观长春市廉政教育基地后,检察官马坤鹏深受触动。“我会以史鉴廉,严守党纪国法,筑牢拒腐防线,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廉洁从政,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检察官。”马坤鹏说。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 “提振三气,端正三观”专项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教育培训,促进检察人员党性提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通过举办高端讲坛、经典诵读会、主题党日等创新性活动,推动学习工作不断走向深入。狠抓纪律作风建设,以打造“廉洁检察”为抓手,制定出台“一个办法、两个清单”,积极构建严肃纪律作风、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制度执行“三位一体”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市公安局狠抓铸魂育警,扎实开展忠诚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入警誓词,并开展专题宣讲,使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深入警心,使“做表率、当先锋、敢担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狠抓作风砺警,推进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敲诈勒索、以案谋私,民警经商或变相经商“三项整治”,查办违纪案件39起,党纪政纪处分43人。

  市司法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宣传、大服务、大建设”主题活动,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十九大精神等系列活动;开展“规范执法、诚信执业”活动,出台“五项重点执业纪律”标准和执业行为监督管理“七个禁止”要求,法律服务行业和执法单位投诉量同比下降36%。

   主动服务大局

  保障振兴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法机关永恒不变的职责使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祥在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伊通河综合整治项目和服务保障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协调对接会上强调,重大项目建设涉及项目资金投入、土地征拆、建设施工的工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涉及征收补偿、强制执行、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复杂,涉及政法机关打击犯罪、侦查起诉、审判裁决、法律服务的工作面广,需要政法机关提供服务保障。

  2017年,在市委政法委统筹调度下,全市政法机关积极创新理念举措,主动服务保障振兴发展,服务伊通河综合整治和城建重点工程现场对接工作效果明显,协调解决了土地征拆等大量法律问题,全力为加快推动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保驾护航。

  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2017年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市新一轮振兴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31条具体措施为支持和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市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全面推进“三抓”助力长春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施方案 》,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全面振兴发展。市公安局出台了《长春市公安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助力长春振兴发展10个方面30条措施》,强力推进简政放权、“一站式”服务和 “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司法局向社会公布了《长春市司法局落实“三抓”部署助推企业发展20项措施》,努力为全市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运行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市委政法委认真履行第一责任,统筹组织全市政法各部门围绕全市重点项目开展系列服务行动。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法律论证、合法性评估、法律风险提示、司法建议、开展执行攻坚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市人民检察院主动对接伊通河综合治理、龙嘉机场二期工程、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158个。市公安局强力推进简政放权,将原有169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为60项,全力打造“互联网+公安”平台升级版。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法律服务团队84个,对接省市重大项目建设81个,为3027家企业、16个“双创”基地开展“法律体检”。

   夯实平安基石

  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日益巩固

  基层安,大局稳,百业兴。2017年,全市政法机关用一份厚重的成绩单回应人民的新期盼。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中,我市在全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十七,在全国28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等平安项目落地见效。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我市双阳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我的电动车丢了,快帮我查查。”于淑杰大姐脚步匆匆地走进双阳区综治中心,在公安民警胡春来的帮助下,通过查看视频监控,不到20分钟便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双阳区着力打造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并从强化综治中心建设入手,建立了“一个中心一大厅,两个平台五联动”的综治中心创建模式,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双阳”。

  全市公安机关以“全省站排头、全国争一流、创建最具安全感城市”为目标,重拳整治,整体防控,全市治安形势呈现出警情下降、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的良好局面。创新“三打击一整治”、命案追逃、“云端2017”等专项行动战法打法,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873起,打击“盗抢骗”战果全省第一。夺取了十九大安保维稳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被省公安厅通令嘉奖2次,被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优秀公安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附有法官寄语的家事判决、引入社会调查报告的刑事判决,发挥人民法院在社会风险评估、矛盾化解、社区矫正、教育青少年方面的积极作用。

  市人民检察院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类犯罪,批捕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坚持打造“长春未检品牌”不动摇,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司法局举办“6·26”国际禁毒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清理核查工作,启动实施全省首个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新建市人民调解中心,深入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成立市信访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律师全年参与和受理信访案件429件。

   全面依法治市

  法治长春建设成效更加明显

  改革发展,根在法治;积功兴业,重在法治。我市坚持推进“普治并举”,依法治市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7年,第二十九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在我市举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李祥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长春市法学会在中国法学会和吉林省法学会的指导下,在中共长春市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团结带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参与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主动作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我租用的仓库发生了火灾,火势蔓延到相邻的仓库,造成了经济损失,这些经济损失是否应由我全部承担?”前不久,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接听了一名群众的法律咨询电话。律师在细心询问案情细节后,从法律角度全方位分析侵权责任分配问题,圆满解决了当事人的困扰。案件虽小,但足以体现12348热线发挥的作用。

  努力提高法律援助热线公众知晓率,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市司法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和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为目标,不断完善12348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有力推进工作向前发展。

  我市落实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任务,召开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出台领导小组规则、办公室细则、专项组职责、成员单位责任清单等四项工作制度,制定实施依法治市20条考评细则;组织实施2017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取得良好的法治效果和社会反响;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推动市人大出台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召开全市“六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动员部署会议,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建“七五”普法讲师团,创建法治文化示范点148个,开展“法治宣传月”、“贯彻十九大普法在行动”、“12·4”国家宪法日、特定节点专题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1300余场,举办“法律大讲堂”活动325次,发放《宪法》等法律法规书籍、宣传手册14万余本(份);扎实开展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南关区、农安县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县)区,南关区东风社区、双阳区鲁家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中科院《法治蓝皮书》公布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我市在全国排第4位。

   推进司法改革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用改革的方法推进法治,以法治的方式深化改革。我市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2017年10月27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第31审判庭,该法院副院长尹彦久担任审判长,与民二庭副庭长、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长春某热电有限公司诉被告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这是司法责任制改革以来,尹彦久办理案件的日常一幕,而院庭长回归审判一线办案已成常态。

  2017年,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40951件,占结案总数的34.33%。强化专业法官会议功能,为法官办案提供智力支持。组建案件评查人才库,对案件质量进行专业评价,重点评查案件46件,决定问责法官11人,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全市法官年人均结案196.85件。诉讼案件一审息诉服判率92.53%,生效案件发改率0.08%,案件质效稳步提升。推行“执行无忧”悬赏保险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网拍房产个人贷款融资服务机制。

  市司法局搭建深化律师改革制度框架,起草并推动市深改办审议通过《长春市深化律师制度改革意见》;推进法律援助制度改革,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改革,审批平台受理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100%。

  市公安局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刑事案“两统一”改革,加强对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证据、程序、法律适应等方面审核把关,执法办案质效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公安法制部门共审核刑事案件7349件,提请逮捕2393人,批准逮捕1914人,批捕率达8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市人民检察院着力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的要求,制定院领导直接办案、检察官独任制办案等10余项配套制度,通过实行检察官司法档案、专项监督、定期通报、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力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落地生根。同时,积极探索公益诉讼改革试点。

   打造智慧政法

  科技激发司法公正最大效能

  科技是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把现代化科技应用作为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能,探索建设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建设“雪亮工程”,打造全国法院系统首个全媒体法治云课堂,为政法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

  “从过去两个月运行情况看,我们共抓取公益诉讼有价值线索700余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份,进入诉讼程序案件5件,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平台建设的高效能应用步入正轨。”2017年9月,在全国智慧检务主题展上,长春市人民检察院代表省人民检察院向大家展示了智慧检务服务公益诉讼的“吉林名片”。

  市人民检察院推进“长检智慧云”平台建设,对两级院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集成整合,全面提升整体效能。调整完善基层检察院建设考评机制,修订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在全国率先研发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衔接平台,先后与全市46家政府职能部门实现数据对接,通过平台抓取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00余条。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智慧审判软件成为法官们提升工作质效的“制胜法宝”。“通过智慧审判系统,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后,当事人开具生效证明、查找卷宗都非常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同时,系统内还有很多学术上的前沿理论和论文,方便法官查找和借鉴,提高业务能力和审判水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法官白雪说。

  市公安局建成海量数据云上汇聚、秒级运算、全警共享、实用实效的“情报云”,在基础管控、侦查破案等方面发挥重要实战作用。以“一号工程”打破壁垒、整合平台、对接88个应用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实战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完善 “智能交管系统”建设,打造国内一流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研发应用了24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成“管理信息化、指挥可视化、应用智能化”的智能交通管理模式;建成国内一流刑事技术中心,4个刑事技术实验室通过国家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现场评审,2个分局入选全国100家示范技术室。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政法机关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凝心聚力,奋力前行,为加快推动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