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效应”拔穷根

17.03.2016  11:06

      三月上旬的一天,科尔沁草原方向吹来的风清冽微寒。

      双辽市茂林镇宏盛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军又一次在村里走访。这样挨家挨户地和村民唠村子建设的事儿,李军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

      地处吉、蒙、辽三省交界处的双辽市,依傍着广袤辽阔的科尔沁草原。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这里的乡村一度出现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资金不足、人员不强、阵地不大”,曾经是这里乡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摘掉农村涣散、贫穷的帽子,从2015年6月起,双辽市正式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于是,66只“头雁”到村里“筑巢”。

      在正月里,李军就筹划着如何继续组织党员以义工形式参与建设,免费为群众播放电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在他随身的记事本上,记录着他的心得:小事能够感化党员群众,党员干部的心逐渐聚拢,就能够形成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成员看支书的团结奋进工作氛围。

      红旗街白菜村共有6个屯,351户,其中低保户71户,贫困人口413人,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李祥到任后,与市民政局协调联系,为6户五保户解决被褥不足的问题,同时协调市中医院开展为农民群众送医送药活动,发放价值1万多元的医疗药品。

      东明镇德胜村7屯至8屯的道路泥泞不堪,影响村民出行,第一书记王旭明积极多方协调沟通,为德胜村修建了砂石路、为村民建起了文化广场。

      在王奔镇巨兴村,有一条路被村民们称为“民心路”。说起这条路曾经的模样,村民们叫苦不迭。孙家店和西小站两个屯子,有200户村民,连接两个屯的路“一到雨季,就是一片汪洋”。第一书记何金辉与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协调资金50万元,将连接两个屯的1.1公里水泥路修建完成。

      永加乡安边村第一书记陈雷上任后,协调水利移民项目资金160万元,整修了村内水泥路3.9公里,使村内道路全部硬面化。协调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100万元,为148户引入安全的自来水,解决村民吃水难。

      “地挨地,垄挨垄,人家妇女和半大孩子推上电闸就能浇水,咱们得个棒劳力去摇柴油机,1公顷地比用电浇水多花2000元钱,咱们看着真着急呀!”5000亩水田连着王奔镇宝山村260户村民期盼的心。为了解决水田上电的难题,第一书记申显龙协调市发改局、财政局、农发办、王奔镇等部门,争取四平市、双辽市包保领导和包保部门的支持后,总投资960万元的5000亩水田上电项目得以落实。

      双山镇三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第一书记姜桥到任后,配齐配强了村级两委班子,并通过党员大会选举的方式选定了2名30岁以下的党员后备干部。

      第一书记一手抓党建,一手落实强村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双辽市2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摘帽”,贫困村找准了发展路子,贫困农民看到了希望。

      而这些,给“头雁”们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白发,和越来越深的皱纹。

      记者手记:在双辽市采访驻村第一书记的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表达出这样的一种情感:愿与村民水乳交融。从机关干部到第一书记的角色切换,“头雁”带领着村党组织和村民迎风振翅。“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持续发挥“头雁效应”,实现第一书记服务群众常态化,更需要建立长效的精准扶贫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保证第一书记帮扶成果持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