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汉字听写大赛 惊(zhé)(jiē)来之食您会写吗

01.12.2014  14:00

东亚讯(助理记者  常麟祥)   近年来,我国很多电视台都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共同“重拾”汉字。11月30日,东北师范大学也举办了一场这样的比赛。赛场上出现了很多生僻字,让同学们比较头疼。别感觉这些同学不行,当你看到惊(zhé)、(jiē)来之食、打喷(ti)这些填空时,你能准确的写出来吗?

11月30日15时许,记者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校史馆三楼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坐满了学生,会议室最前方摆放了12把椅子,大屏幕上播放着关于汉字的视频,视频讲述了我国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把现场的每一位同学带入汉字的历史长河中……原来,这是给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工程——“汉字硝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决赛预热呢!

“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有12名同学参与其中,他们都是通过之前三轮选拔后留下的精英。”负责活动组织工作的同学告诉记者说。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那么被成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哪位名家的哪个作品呢?”主持人念罢题干,现场观众一片哗然,大家都互相交流,想把答案找出来,场上的选手看见这个题也微微不淡定了,一名女选手的面颊上流下汗来。一声铃响,答题时间到,主持人公布答案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9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近百道汉字题纷纷为12位选手设难,最后仅有一名同学成功“反围剿”。

比赛的第二、三环节是重头戏,也是选手们最害怕的,因为提笔忘字在很多同学的身上都有体现。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里的惊(zhé)怎么写?”主持人话音刚落,一位女同学走到白板前,思考良久才敢起笔写上“惊蜇”二字,她刚写完,台下就传来议论的声音,原来,这个女生写错了,应该是“惊蛰”。

赛后,记者采访到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高长山教授。

“这个活动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每个文字都有其内在的文化信息,都反映着民族血脉,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顺着汉字寻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来源,让学生通过汉字的书写,了解汉字的创造与生成,从而进入历史,并把母语传承下去。”高教授说。

同时,高教授还建议同学们要多看一些古书古籍,这都有利于了解我国的汉字文化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