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大街5号”重现人民大街 该楼盘名涉嫌违规

06.01.2015  22:01

“斯大林大街5号”重现人民大街 该楼盘名涉嫌违规

吉和网1月6日报道 6日,微博上有个热帖:“‘斯大林大街’重现长春”,转瞬勾起老长春人的怀旧情怀。

经记者踏查发现,这个所谓的“斯大林大街”是一家商业地产名称,不过,用这个名却涉嫌违规。

“斯大林大街5号”重现人民大街

在人民大街与四平路交会处,长江路步行街的对面,有一座看着簇新,却风格复古的楼盘,叫做“斯大林大街5号”。楼盘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原址曾是老旧的门市房,北面是四层楼,南侧的外面看起来是三层楼,里面实际是两层楼。

“斯大林大街5号”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主要出售临街产权商铺。一位姓徐的售楼员介绍,楼盘每平方米的售价在1万多到四万多不等,去年10月份开盘,共30套商铺已经卖出去8套。对于一座新楼盘却采用的是欧式复古的外立面布置风格,与周围的老楼盘“混”在了一起,没有显出“新”意。

“有的买主喜欢这种复古风格,有的不喜欢,更喜欢现代一点儿的。”这位售楼员说,采用复古风格是因为这一带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相关部门要求按照统一的风格建造新盘,不能破坏整体感觉。

这里是原斯大林大街5号

对于为什么取做“斯大林大街5号”,徐姓售楼员介绍说:“这个名字应该是我们销售策划人员起的,有宣传的效果,而且,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的斯大林大街5号。”

起这样的楼盘名确实一下子勾起了老长春人对斯大林大街的记忆。据资料显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二战结束,前苏联红军进入长春,现在的人民大街的名字也由“中央通”和“大同大街”合二为一,统称“斯大林大街”。用人名做街路的名称是前苏联人的习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人民铭记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个人崇拜。

1946年5月下旬,国民党占领长春之后,很快把“斯大林大街”改为“中山大街”(原“中央通”路段)和“中正大街”(原“中央通”以南路段)。

在1948年长春解放后,人民政府沿用了“斯大林大街”的称呼,直到1996年。

“斯大林大街”是当时长春市的一级街路,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改名须报国务院批准。经国务院批准,“斯大林大街”1996年正式更名为人民大街。

该楼盘名涉嫌违规

虽然楼盘的名字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是却涉嫌违规。因为,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的长春市新修订的《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命名长春市地名”。 同时,针对当前新建楼盘、居民住宅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构筑物、建筑物存在使用“洋名”、“外文名”等不标准名称的问题,规定居民住宅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构筑物、建筑物名称,由开发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立项前向民政部门申请命名。未经批准的名称,不能作为标准地名在立项、产权登记、户籍登记中使用,不能作为地标指示名称,不能在地图上使用。规划、建设、公安和地图测绘出版等职能部门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这个楼盘名是未经过民政部门审批的。”长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常江表示,“斯大林大街5号”这个名字明显违反《长春市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如果新建楼盘的法定名称起了“洋名”必须经过相关民政部门的审批,否则该楼盘在办理后续手续时,因为名称的不规范,将无法办理。

对此,该楼盘的一位销售员透露,楼盘的注册名称不是“斯大林大街5号”,之所以现在用这个名字是为宣传上的需要。

(陈杉 张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