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创新传奇:无人机领域的“苹果公司”
新华网深圳4月28日电(记者 赖雨晨)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无人机研发企业大疆创新公司正在国际科技创新市场上掀起一股强大旋风,这家发展不到1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被比作无人机领域的“苹果公司”。
关于它大受欢迎的产品,它在国际风投市场的新动向,特别是它创业励志的神奇故事,在中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中,被广泛传播,并成为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4月初,大疆在纽约、伦敦和慕尼黑同时发布了其“精灵”系列民用无人机的第三代产品。“精灵”是第一款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体化消费级无人机。目前这家“80后”掌舵的创业企业已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军者。
大疆的传奇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为“一段励志的创业故事”,并称赞其“成功打破了人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创新能力不如其他国家竞争者的刻板印象。”
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内地学生汪滔创办了大疆,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用于直升机航模和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彼时市场上还没有“消费级无人机”这个概念,大疆的产品大多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或论坛销售,渐渐获得业内人士认可。
随后几年,多旋翼飞行器在全球兴起,在航拍领域的应用尤为常见。大疆凭借其在飞控科技方面的研发积累涉足这一市场。2013年1月,第一代大疆“精灵”(Phantom)面世,和以往的专业航拍飞行器不同的是,这款四旋翼无人机无需组装,“开箱即飞”,通过遥控器和智能手机就可以灵活控制,使航拍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让普通人也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自己周遭的环境。
“我们可以毫不隐晦地说,是大疆开辟了民用无人机的市场。”大疆宣传与公共关系部总监邵建伙说,创新最关键的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的过程。
“大疆恰恰就是完成了消费级无人机‘从0到1’的这一步,即国际上流行一个词叫‘垄断性创新’,如果你的技术是开创了一个行业,领先优势就会是难以撼动的。”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占有率接近七成。根据路透社近期的一份调查,在美国共129家已获得批准使用无人机的公司中,有61家采用的是大疆的产品,占比达到47%;在另外695家等待获批的企业中,有超过400家采用的是大疆无人机。
而在普通航模爱好者或电子产品消费者中间,使用大疆产品的比例更高。邵建伙介绍,大疆约八成销售是在海外市场实现的,在北美和欧洲的表现尤为亮眼。
有人说大疆不像一家中国公司,但这家企业更倾向于把自己称为“2.0版本”的中国企业。
“公司创始人是‘80后’,这一代企业家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宽松,再加上互联网的影响,很早就具备了国际视野,也抛弃了过去资源竞争、低价竞争这些零和模式。”邵建伙说。
他解释说:“2.0版本”中国企业直接跳过了早期的“中国制造”以低价、低附加值产品抢占市场的阶段,从一开始就是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的,“我们希望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一些陈旧认识。”
大疆产品不仅为普通家庭用户所喜爱,也以较低成本应用在更多的领域和行业。除了最常见的航拍、影视拍摄和新闻报道,还有搜索救援、执法、防火、电力巡线、环保科研等行业。民用无人机在全球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大疆创新也在逐渐适应其行业“领军者”的角色,更多地着眼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无人机作为一个飞行平台可以被应用于很多领域,行业应用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市场。”邵建伙说。
2014年下半年以来,大疆发布了基于“精灵”无人机的开源软件开发套件(SDK),并连续举办了两届“开发者大赛”,鼓励不同背景的研发人员和发烧友、在校学生利用开源平台来挖掘民用无人机的新应用领域。
大疆所重视的另一层社会责任在于对安全的不懈追求——简单易用而又性能强大的无人机固然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可能被不法之徒甚至恐怖分子所利用。
在各国政府、专家和公众激烈探讨无人机安全与监管制度的同时,大疆除了积极向各国政府提供信息参考和意见建议,也在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来限制负面的民用无人机应用。
大疆无人机在全球公开登记的民用和军用机场,包括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的禁飞区域都有禁飞设置,以保障无人机在可控的使用范围内安全飞行。
邵建伙说,对安全性的追求永远是无人机技术研发的核心问题。
“因为它首先是一个飞行器,任何的性能和应用开发的前提都不能脱离安全。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他说:“全世界的民用无人机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导致出现人员伤亡的案例,我们希望这个记录一直保持下去。”
毫无疑问,大疆是中国乃至国际科技创新市场上的新传奇。有外媒报道,大疆或将成为最新一家获得天价估值的中国民营高科技初创企业。
(责任编辑:王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