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集团:重组搬迁“老龙头”焕发“新活力”

24.05.2017  07:33

  在长春帝豪食品发展有限公司20万吨麦芽糖浆升级转型项目OCC控制室,桌上一字排开的8台电脑和墙上悬挂的两块电子屏上,显示着一些不断变化的波状图、柱状图,几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认真地观察着各项数据,不时相互低语探讨着什么。而与之一廊之隔的生产车间里,只有一列列高大的钢罐等设备发出持续而低沉的“隆隆”声,却看不到人影。

  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OCC控制室相当于“神经中枢”,工作人员可以对整个生产线的温度、PH值、浓度等进行监控,当出现指标不合格的情况时,监控设备会及时报警,工作人员马上进行参数调整。原来在老厂只能凭工作人员的经验和化验室样品检测发现问题,现在既方便又精准,人员也从100人降到60人,每班负责生产工艺控制的人员只要7至8人就够了。

  该项目是大成集团从绿园区往兴隆山整体搬迁的项目之一,于2015年下半年动工,今年4月初正式投产。与原来相比,液化、糖化、过滤等多项技术升级改造,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大成集团重组后的一个最新成果,也是集团实现整体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由于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管理不善、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等多种因素累积,大成集团于2015年初停产、资金链断裂,处于破产清算的边缘。当年4月,省政府决定由交投集团重组大成;当年10月,吉林省交投集团完成重组工作;今年2月,交投集团顺利将大成生化集团的股权移交给吉林省农投集团。在交投集团和农投集团带领下,大成集团经历股权、管理的变革,逐步走向良性发展。

  重组后的大成集团为发展设定了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有序的全面恢复生产,重新占领市场;第二阶段,实现集团整体搬迁;第三阶段,集团新产品、新技术完成商业化和产业化。

  2016年,集团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优化搬迁方案、落实项目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年实现玉米加工量110万吨,相比同期增长71%;商品淀粉产量32.8万吨,相比同期增长21%;氨基酸产量34.1万吨,相比同期增长193%;淀粉糖产量23.8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实现总产值41.6亿元,相比同期增长79%;销售收入39.6亿元,相比同期增长91%。集团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当前,除哈尔滨园区外,集团各厂区全面恢复生产,新建项目逐步落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社会形象明显改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得到提升。集团实际产能为氨基酸年产量50万吨;淀粉年产量120万吨;淀粉糖年产量50万吨。同时,集团中试平台走出有别于传统玉米加工的新路子,积极拓展生物化工新材料领域,糖化酶、异山梨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已取得重大突破。大成集团还将以搬迁和升级改造为契机,努力实现从玉米粗加工向生物发酵、生物化工等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

  大成集团整体搬迁、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春帝豪食品发展有限公司20万吨麦芽糖浆升级转型项目投产,为大成集团重组后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实现良好开端。今年5月初,大成生物22.5万吨氨醇联产项目、大成生物30万吨淀粉干燥及成品车间项目、中试平台聚碳酸酯项目也正式开工,这四个项目总计投资约3.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约15亿元。下一步,集团将陆续启动德惠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苏氨酸扩建、大成特用玉米变性淀粉有限公司2万吨食品级变性淀粉搬迁、长春宝成生化发展有限公司5万吨氨基酸搬迁、大成禾新技术有限公司2万吨有机酸、长春万祥玉米油有限公司10万吨玉米油等搬迁和技改项目,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从绿园区往兴隆山的整体搬迁工作,即完成集团重振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预计三年内完成,实现现有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为未来储备新技术和新产品,届时,大成的产值预计将超过200亿元。

  今年,作为企业转型的关键一年,除搬迁工作外,大成集团还将逐步恢复哈尔滨工厂的生产、增加锦州工厂的产能、完成德惠大合厂区的产能释放改造,并积极推进债转股和停息挂贷、长春西环城路园区土地变现等工作,解决兴隆山新建项目资金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运营能力。同时,依托资源、规模、科研和人才等优势,围绕生物化工、生物发酵两大领域开展研发创新,推进中试平台建设和人才优化,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致力于走出一条高科技、集约化、循环经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