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盛赞《大山里的红灯笼》为儿童剧领域诗作

07.07.2015  10:14

这是一部让孩子在回家路上也会回味的好戏。”“曹禺曾说《雷雨》是一首诗,而我觉得《大山里的红灯笼》也具有了诗的品质。”……日前,在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专家点评会上,业内专家学者发自肺腑地赞美引出“红灯笼”现象的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

 

本届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中,长春话剧院带来了原创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这部精心打造了3年的剧目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儿童剧领域的“诗作”。

 

从生活出发 展现“真善美

 

王蕴明(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著名戏剧评论家)

 

这部剧通过讲述城乡9个孩子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的现实。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面没有正面写城乡差别,而是描写孩子们的聪明与乐观。

 

语言很生动,非常性格化是文学最高水平,这部戏做到了。这部戏从生活出发,升华到一种艺术境界、美学境界,不是平铺在生活层面上,是从生活层面升华到艺术层面、美学层面,所以我送给这部剧的评价是“真善美”,真是基础,善是功能,美是层面。剧中红灯笼已从具象上升到意象,就像读唐诗,唐诗是字面,但在脑海里却形成另外的境界,“红灯笼”就达到了这样的层面。

 

值得欣赏的好戏

 

顾芗(苏州滑稽剧团名誉团长、“梅花奖”获得者)

 

大山里的红灯笼》是一部很优秀的舞台作品,编、导、演方面灵巧灵动,舞美灯光恰到好处,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帮助演员说话,帮助剧情推进。演员表演非常到位,性格各异,都很出彩,台词的把握,形体的运用和操控都很准确,是值得欣赏的好戏。

 

具有诗的品质

 

吴新斌(福州剧协秘书长、福建省舞美学会会长)

 

对于好的儿童剧,我心里有一杆秤,要让儿童观众在回家的路上还在回味的戏就是好戏,我觉得这部戏做到了。

 

大山里的红灯笼》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见的力作,显示了专业高度,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戏剧高度、审美把握、演出技巧、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进入了较高的文化层次,具有诗的品质。

 

剧目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塑造了一群生动的人物形象,更难得的是戏中人物具有生长性,体现了成长的发展变化。一些真实的细节也帮助了人物塑造,比如说山村孩子早餐只有稀饭加咸菜;他们的书包是一块抹布做成的;天黑后回家没有手电或许用不起手电、电池,就打着灯笼……非常感人。现在农村肯定存在这些现象,一些富有的地区掩盖了这些贫困角落,所以我们把眼光关注到贫困封闭的山区角落,很有现实意义。

 

真实的生活带来感动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研所副所长)

 

这部戏讲述的是城市孩子和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之间的故事,它没有在物质层面上对孩子加以区分,这也是创作上很高明的立意。编剧王东风老师最早看到大山深处有一串红灯笼,怀着创作者的好奇心去调研,再深入生活,提炼加工这个素材,最后发现山里的孩子因为离学校的距离太远,早晨披星戴月上学,他们拎着红灯笼,要照着山里的路。我想从生活的原初矿藏里提炼出来,加工出来的这样一台戏,本身就很接地气,所以它打动人,是真实的生活给了我们内心的感动。

 

讴歌善良美好童心

 

钟艺兵(著名文艺评论家、原《文艺报》总编)

 

大山里的红灯笼》摆脱了当前仍然存在的就事论事、图解概念的儿童剧模式,非常难得地进入到了让观众审美的艺术层面。

 

这个剧名叫《大山里的红灯笼》,其实没有看之前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幅画,大幕拉开就是幽深的群山静态,山中孩子们上学提着一串红灯笼蜿蜒而至,这一静一动超过了我的想象。我觉得这不是单纯的画面,它概括了全剧人物的精神面貌,8名山中的留守儿童,一个突然从大城市来到农村的儿童,在这里相遇了,矛盾了,碰撞了,对立了,最后是共同的理想,共同对未来的期盼,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难舍难分。

 

这条戏剧主线的构思很有特点,反应了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我觉得这一点就很了不起,既揭示了城市和乡村两种环境下少年儿童所面对的艰难问题,又讴歌了他们共有的善良、美好的童心。

 

我心目中的精品之作

 

宋迎秋(浙江话剧团艺术总监、话剧表演艺术家)

 

近年来的儿童剧作品更多是科技的展现,和导演意图的一种创造,舞台上很丰富,也很亮丽,可是却失去了戏剧最本质的东西。这部戏却让我看到了希望,让舞台简洁不简单,特别有诗意。灯光语汇和整部作品相结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这部戏特别有诗情画意,而表演又那么朴实无华,两种矛盾碰撞到一起,迸发出了不可思议的火花,所以我觉得这部戏是我最近看到最感动的一部戏,是我心目中的精品之作。

 

捕捉真挚的情感

 

翁国生(浙江京剧团团长、京昆表演艺术家)

 

这是一部让人产生一种心灵上震撼、激荡的儿童剧,它把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真诚、真爱,老师和学生之间、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很强烈地表现出来,这种情感是儿童剧中最需要寻找和捕捉的东西。

 

另外,整个舞台的综合处理,包括场与场之间的转换很流畅,很灵动,非常具有儿童剧的童趣、诗化的特色。演员们在肢体、造型、语言上都很有个性,很鲜明地展现出东北地区特色,语言也很生动,非常幽默,有童趣。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