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显身手——记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员臧连生

27.04.2015  12:22

      玉米螟、二化螟、食心虫……

      有过农业生产生活经历的人,对这些昆虫应该不会陌生。玉米、水稻、大豆作为东北三大农业作物,经常会受到这些昆虫的“骚扰”,虫害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颗粒无收。与害虫的斗争,千百年来,一直是农民们的重大“战役”。近年来,随着化学农药产业的兴起与扩张,农药成了与害虫“决战”的必杀技,虽然有效,可长期、过量甚至不按说明的滥用情况却时有发生。长年累加后,我们似乎赢了“战役”,却输掉了环境。

      自然界里既然有玉米螟等害虫,也必然有它们的天敌,这是自然的玄妙。那么,能不能让“天敌昆虫”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消灭害虫呢?

      刚刚入选了科技部2014年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臧连生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就是“以虫治虫”的研究。

      专注生物防治研究,为“以虫治虫”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防治,是非常值得研究推广的技术。”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员臧连生深感责任重大,针对我省几大主要农作物,能不能找到“环境友好型”、效果又显著的好办法,专门治理这些害虫呢?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展开了系列研究工作,努力在自然界中发掘这些害虫的优势天敌昆虫种类,研究如何对其进行人工繁育,然后,将天敌昆虫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有效地防治害虫。”臧连生说,“最近几年,我们成功筛选到防治玉米螟、水稻二化螟和大豆食心虫等害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自主开发、设计了多个新型赤眼蜂工厂化生产配套设备,并研发出多项赤眼蜂繁育与应用新技术。

      说话间,臧连生带记者来到了生物防治研究所的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记者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治虫英雄”赤眼蜂。原来,赤眼蜂只有针尖一般大小,肉眼无法看到。“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产卵、孵化都靠别的虫卵。它将卵产到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卵内,玉米螟虫卵就不能孵化。

      在赤眼蜂人工发育室里,一排排架子上堆放着白色颗粒状的虫卵,臧连生告诉记者,这里有几亿只松毛虫赤眼蜂虫卵,之所以选定松毛虫赤眼蜂,是因为它的身长只有0.5毫米。这里培育的赤眼蜂经过洗卵、消毒、晾干、培育、分放等一系列流程,就可以“上阵杀敌”了。

      加速生物防治推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收

      多年的刻苦钻研,收获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荣誉和社会认可,还产生了强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几年来,研究团队申报发明专利近20项;团队申报的“赤眼蜂高效利用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于2014年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科技成果的带动下,近5年,东北三省累计推广生物防螟面积近2亿亩,我国成为世界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不可小觑。

      在研究所二楼的“暖茧车间”,几十副架子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褐色的蚕蛹。“为了给赤眼蜂提供寄生虫卵,这里有4000斤的柞蚕蛾在产卵。”臧连生介绍,1斤蛾能产40块卵,1块卵有70-90粒虫卵,1粒虫卵能培育300-400只赤眼蜂。“这里有4000斤柞蚕,你算算看。”真是庞大的“治虫”阵容啊!

      就这样,经过精心培育后,每年6月末至7月初,我省农民都能免费领到一个“神秘的小方盒”,里面装满了即将羽化的赤眼蜂。把它别在玉米叶下,赤眼蜂1、2天就会飞到田间地头寻找玉米螟虫卵,开始“寄生防虫害”之旅了。

      臧连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玉米为例,课题组推广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5年累计应用面积达4120万亩,挽回约16亿公斤的产量损失,为农民增收近30亿元。同时,以常用防螟药剂“克百威”为例进行估算,累计少用化学农药100万公斤以上。

      “最近,我们又开发了‘应用放蜂器混合释放大、小卵蜂’技术,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臧连生补充道,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作物水稻的虫害防治解决了,不仅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将推动全国生物防治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多年的潜心科研,臧连生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业绩较为突出,近5年,臧连生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今,在臧连生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玉米螟防治技术业已广泛运用,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正向纵深推广,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也在积极研发中。

      “下一步,我们希望加速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大豆等主要害虫新技术”,谈到未来,臧连生信心满满,力争建成国家级赤眼蜂种质资源保存与研发中心,争取5年内开发出多个有效防治玉米、水稻和大豆害虫的新天敌昆虫产品和配套释放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