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工作 近4成想到外企就业

19.12.2014  19:43

2015年我就毕业了,我们班有考研的、有出国的,但更多人还是选择了直接就业。我当然也是找工作了。”出生于1992年的何磊目前在吉林大学读大四,说起大学期间最后的计划,他坦言,还是想找个好工作。而曾经在师哥、师姐眼中无比重要的读研,他却在做着另一番考量。“都说接着读书毕业后的起点高,但是我害怕3年之后的我越来越不自信了,早点出去锻炼锻炼能力比较重要,如果以后有机会,读个在职的研究生也是一样的嘛。

 

在他看来,与继续学习获得学历相比,实打实的锻炼能力显然略胜一筹。何磊的这一观点在90后当道的大学生群体中颇具共性。日前,智联招聘在今年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继续深造的选择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渴望投身职场展现能力的意愿在加强,另一方面也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相关,学历在职场中的优势已逐渐减弱。”智联招聘长春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职业选择,有36%的大学生表示期望在外企就业。“这并不难理解,外企相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健全的组织架构、对员工个人能力的重视,以及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都是大学生青睐外企的重要因素。”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发现,与外企对大学生的强大吸引力相比,“体制内”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三年来,期望到国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从2012年的54%,下降到了2014年的36%,有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够到“体制外”去打拼,比如外企、私企、自主创业等等。如今社会上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90后企业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对今后职业生涯选择的这一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