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动脉打通 欧洲互联互通仍面临挑战

07.06.2016  09:51

  

  资料图:6月1日,旅客乘坐列车经过圣哥达隧道到达瑞士提契诺州的博迪奥。

  全球最长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6月1日在瑞士开通,欧洲多国领导人到场祝贺,宣布一个更团结的欧洲正在形成。可眼下,英国脱欧公投在即,难民危机让欧洲内部筑起新围墙,道路的畅通似乎并不能就此拉近欧洲国家彼此间心的距离。

  【圣哥达隧道——“欧洲团结的标志”】

  全长57.1公里的圣哥达隧道耗时17年建成,共耗资122亿瑞郎(约合人民币800亿元),全部由瑞士这个非欧盟成员国出资,是瑞士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在开通仪式上说,圣哥达隧道的建成证明瑞士是欧洲大家庭中可信赖的一员,也说明瑞士已准备为欧洲的未来贡献力量。

  对于瑞士的示好,欧盟国家似乎也投桃报李。隧道开通当天,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伦齐、奥地利总理克恩等欧洲多国领导人出席开通典礼。几位领导人饶有兴味地乘坐专列穿越隧道,并对这项世纪工程不吝溢美之词。

  克恩说,这项新工程是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投资,将会造福很多代人;奥朗德则赞叹,“法国今天拜倒在瑞士面前”,瑞士将“雄心和创新”相结合,让“欧洲梦”今天在这里真正得以实现;默克尔则称圣哥达隧道创造了“技术上的奇迹”,是欧洲南北交通枢纽上的心脏,是欧洲人民团结的标志。

  【打通欧洲南北的运输大动脉】

  从地理上来看,圣哥达隧道的确让欧盟内部实现货物和人员自由流动的愿景又更近了一步。

  2014年9月,欧盟决定构建包括“两纵三横四对角线”共9条走廊组成的核心交通网络,促进欧盟内部贸易往来和人员流通,圣哥达隧道就位于其中一条纵向走廊的核心位置。

  这条名为莱茵河-阿尔卑斯山的走廊从欧洲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出发,经由比利时、德国、瑞士最终到达意大利港口热那亚,将通往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出海口通过陆上铁路交通联系起来。但一直以来,阿尔卑斯山始终是阻碍这条走廊运力提高的“瓶颈”。

  而穿山而过的圣哥达隧道将南北两端的瑞士城市埃斯特费尔德和博迪奥联系起来,行车时间缩短到20分钟内。正式营运于今年12月开始后,这一地区的运力将会由每天的180列货运列车增至每天260列,从苏黎世到米兰的时间也将缩短45分钟。瑞士铁路部门预计,到2020年,每日搭载列车往来于欧洲的乘客人次将从目前的9000升至1.5万。

  【欧洲自由流通仍面临挑战】

  默克尔说,圣哥达隧道的建成为欧洲内部的自由流动开辟了新维度。可是,人员的自由流动似乎很难仅依靠基础设施的改善就能达成。

  施奈德-阿曼在隧道开通当天意味深长地表示,瑞士和欧盟双边关系中有一些问题仍需梳理澄清。

  2014年2月,瑞士进行全民公投,以微弱多数通过“反对大规模移民”提案。根据提案,瑞士将重新推行外国劳工配额制度,通过限制移民人数,来保护本国劳动力就业。

  公投结果一经公布,欧盟随即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与瑞欧间签署的人员自由流动协议相左,并威胁如果该公投结果落实,将重新修订与瑞士达成的所有双边协议。

  之后,虽然瑞士多次寻求就此问题与欧盟对话,希望能在落实公投决议和人员自由流动协议间找到折中办法,但欧盟已多次明确表示,人员自由流动是原则性问题,没有任何谈判空间和余地。至今,瑞欧在此问题上仍陷僵局。

  与此同时,欧盟内部成员国间的人员自由流通似乎也面临挑战。默克尔说:“我们理应保护我们共同的外部边界,但是,欧盟内部却筑起了一些令人遗憾的新边界。

  默克尔所指的“新边界”包括最近欧盟各国在应对难民危机时出现的严重分歧。多国关闭边境,安置难民承诺成为一纸空文,欧盟人员自由流动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而目前,欧盟内部面临的最大分裂危险可能来自英国。本月23日,英国针对是否脱欧的公投即将举行。最新民调显示,目前支持退欧的民众高出留欧阵营3个百分点。

  奥朗德在开通仪式上的讲话似乎有向英国民众喊话之嫌。他将圣哥达隧道与横跨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对比,不无遗憾地说:“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建成,并没有使我们如此团结,我希望英国人未来记住这一点。”(凌馨)(新华社专特稿)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