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

26.02.2016  23:55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服务业发展攻坚视频大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指出,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补齐我省经济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作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部门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粮食供求形势变化,我省连续启动临储玉米收购,大量玉米进入库存,出现了“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现象。而全省仓储设施基础弱、底子薄、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一矛盾,我们积极争取国家“粮安工程”建设项目支持,鼓励企业利用收储政策性粮食收益建仓,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仓储服务业。4年间,建设仓容173.5亿公斤,仓容达到335亿公斤,增幅93%。在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既有效满足了全省农民售粮需求,又为国家收好粮、储好粮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2年以来,全省共收储政策性粮食793.5亿公斤,中央财政给予各项费用和利息补贴400亿元,其中约100亿元用于仓储设施建设投入,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从当前看,我省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既有必要,更有优势。我国库存保持高位,东北地区尤为突出,仅我省临储玉米库存超500亿公斤。国家提出粮食去库存和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库存释放速度和购销市场化进程必然加快,但库存消化、深化改革、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需要一个过程,今后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可能性较大,供给超过需求短期难以改变,在产区就地收储仍是最现实的选择,需要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来缓解收储矛盾。

从长远看,大力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有利于发挥我省气候资源优势,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蓄水池和稳压器。一是粮食储存条件好。吉林省属第二、三储粮区,冬季寒冷风力大,粮食烘干入仓后适宜低温储粮,春夏干燥,保粮药剂使用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粮食品质下降慢,保管成本低,储粮条件优于南方。与跨省移库储存相比,能够减少搬倒费用,降低储存成本,节省国家财政支出。二是项目投入成本低。我省土地价格低,特别是粮食仓储设施用地,平均每平方米不到200元,低于南方发达省份,我省平均人工综合工日单价105元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仓房建设潜力大。吉林省现有粮食收储企业3900余户,可用仓储建设用地近2000万平方米。其中纳入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仅有1200户,还有三分之二企业的仓储资源可进一步开发利用。四是资源占比高。我省耕地集中连片,粮食总产、单产、商品量、商品率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玉米商品量占全国15%,既是粮食核心产区,又逐渐成为粮食储存集中区。

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粮食仓储资源优势,以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强服务为核心,大力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在建设、提升和使用上下功夫。

进一步增加仓储规模。加快实施“粮安工程”,“十三五”期间建设165亿公斤仓容,实现全省500亿公斤仓容的目标,满足粮食储存需要,消灭不合理露天储粮。主要建设储备仓、收纳仓和储粮罩棚3种仓型,既可满足粮食长期需求,又可建设用途广、造价低、易拆卸的收纳仓和罩棚仓。目前,国家有投资、市县有热情、企业有积累,建材价格低廉,只要我们做好规划、抓好筹资、选好项目,这些建设任务就能够完成。

提升管理水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企业升级改造,开展“智慧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依靠依法治粮、依法管理,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

提高利用效率。为国家存好粮,管好现有政策性粮食库存,确保企业存粮有效益;开展“粮食银行”业务,实现农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省粮食仓储资源优势,走出去、请进来,搞好产销对接,多收粮、多储粮、储好粮,实现投资有回报,存粮有效益。

大力发展粮食仓储服务业,既是现实要求,又有长远利益,因此,我们务必凝心聚力做好服务业发展攻坚这篇大文章,为推动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韩福春)(作者系省粮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