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App填报高考志愿?专家:不可盲目依赖App

27.07.2015  13:46

二阶段志愿填报正式开始,不少家长在扬子“招考部落”微信公众号留言咨询:“手机上有种软件,只要把孩子分数输进去就能算出最理想的高校,这到底靠不靠谱?”记者7月26日下载了该种手机软件,发现不仅信息的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给考生提出的志愿填报建议也有失偏颇。招生专家建议,志愿填报不能盲目相信“大数据”,“吃透”高校招生章程,并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则才是真理。

 

记者实验

 

有了app里的大数据,

 

填志愿“再也不用翻书了”?

 

这款志愿填报软件打出“数据与省考试院完全一致”的口号,并称“填志愿再也不用翻书了”。App里,给考生和家长提供的志愿填报服务主要分为录取率测试、志愿模拟填报、专业查询等项目。记者下载后,按照要求进行了注册,并给自己的高考成绩设定为文科310分,历史A,政治C,这个成绩是临近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尴尬考分”。

 

测试项目一:测试录取率

 

测试结果:高校的录取批次app都弄错

 

考生们最想知道自己能够被某所学校录取的概率到底有多大。这款志愿填报APP里的“录取概率”检测功能,便是针对考生的这一心理而开设。记者在app的“找院校”一栏中输入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然后点击了“测录取率”按钮,测试结果显示,记者被紫金学院录取的概率为46%。事实上,今年南理工紫金学院的文科投档线为313分,“”了310分的记者并没有被南理工录取的可能性。因此,录取的概率应当为零。且系统显示的测试结果中,紫金学院在本三批次,但今年,紫金学院已经进入本二批次招生。

 

招生专家表示,“测录取概率”的方式只能是考生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一剂“安慰剂”,真正的录取结果只有“百分之零”和“百分之百”两种。因此考生不应当盲目相信app,从而被误导。

 

测试项目二:智能院校推荐

 

测试结果:分数要“用尽”,310分考生被推荐读本二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应该填报哪所学校,“听天由命”交给APP来智能推荐“看上去很美”。但记者点进“智能推荐”一栏后发现,记者的考分被系统“智能推荐”填报本二批次的院校。原来,由于文科310分的考分距离本二线只差了一点,因此系统本着将考分“用尽”的原则,尽量让记者往本二批次“”。但事实上,310分的文科生虽然能在一阶段填报本二批次,仅限降分录取。

 

记者手动将推荐的批次硬调成本三后,推荐的高校被分为“冲一冲”“守一守”“保一保”三类。记者注意到,南师大中北学院等本三批次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均被列入“守一守”的B志愿选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