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目标 共同的责任

05.01.2016  23:34

新华社记者 褚晓亮

1月4日下午,吉林省和龙市南坪镇高岭村村部,小小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带领省直多个部门的领导与高岭村干部群众进行扶贫包保对接,查找致贫原因,梳理可行措施,现场布置任务。一场扶贫对接会,开成了“现场办公会”。

当日,吉林省“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开启,标志着吉林省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今天是元旦假期上班第一天,全省所有省级领导全都带队进到村里,还有1万多名干部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显示省里对脱贫攻坚的决心。”巴音朝鲁说。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近120万人实现脱贫,但仍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4万贫困人口按新标准尚未脱贫。高岭村即是其中之一。

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高岭村,在册人口395户933人,朝鲜族人口占80%以上,全村有贫困户91户169人。地处高寒山区,无霜期比平原地区少20天,农作物产量低,效益不高。

村党支部书记曲庆德将致贫原因概括为因病、因学致贫和缺土地、缺资金、缺劳动力。“老龄化特别严重,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在家人口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劳动力缺乏。

村里的产业主要有什么?”巴音朝鲁询问。

主要是以大豆为主的种植业,还有养驴、养牛为主的养殖业。

曲庆德介绍,以前扶贫时上边给送牛,但很多村民的牛养着养着就死了,也挣不来钱。去年村里改变方式,把7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到和龙市顺合鑫牧业有限公司,占14%的股份,企业在高岭村设立养驴基地,现有120头驴。按合同规定,企业每年至少向村集体上缴7万元,贫困户每户增收830元。

一旁的顺合鑫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敬潭接过话头,“我们今年还将扩大投资,计划再投2400万元,1万平方米的驴舍,使贫困农民年均增收达到4800元以上。但资金还有很大缺口。

这种方式好,贫困村民即使丧失劳动能力也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巴音朝鲁对这种方式比较认可,他马上开始进行现场办公,让随同前来的省委组织部、扶贫办、民政厅、畜牧局以及地方上的领导梳理各项政策,看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难题。

畜牧局有畜牧业扶贫引导资金,可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牧业小区建设,只要符合条件,可以扶持一定的资金。”“每个贫困户还可以有一定的小额贷款,可以整合利用”“地方上也可以帮着贷款。”……一个个解决方案不断被提出,巴音朝鲁逐一与大家进行讨论。

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扶贫政策综合利用起来,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解决好村民的后顾之忧。”巴音朝鲁说。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唐敬潭也吃下了定心丸。

这些扶贫资金和享受的政策最后要变成贫困村民的股份继续增加到股本金里,提高分红。”巴音朝鲁叮嘱唐敬潭。

除了养驴产业,养牛、养貂、棚模蔬菜、木耳……巴音朝鲁就其他可行性的产业继续与大家进行认真的探讨。

研究完产业问题,巴音朝鲁又与村干部和群众就全村整合搬迁工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合作社、发展电商等事项逐一进行现场部署,并为在场与没在场的部门安排了任务。

不知不觉间,会议已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比原定的日程超出了一个半小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今天部置了这么多任务,大家尽快去落实。最后要说的是,实现脱贫最终还要靠大家自己,我作为省委书记不可能只帮你们一个村脱贫,要发挥好你们自己的优势。

会议结束后,很多干部纷纷拿起手机,开始对领到的任务进行安排落实。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吉林省提出到2018年实现扶贫“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村民脱贫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服务人民,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既是省委省政府的坚定目标,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一共识,不仅写进了工作报告和规划,也体现在扑下身子抓精准扶贫的实际行动上。(新华社长春1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