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成为全球最大开放获取知识平台 知识开放获取 学术走近大众

08.04.2015  16:38

  记者近日获悉,受国家社科规划办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下简称“国家期刊库”, www.nssd.org )已于3月28日成功实现与个人文献检索和管理工具NoteExpress的检索接口集成。这也意味着,国内200多所高校的数百万用户今后可通过NoteExpress检索国家期刊库。国家期刊库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工具可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国家期刊库大量的免费学术文献,促进了不同数据库的资源互通和期刊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知识开放获取,学术走近大众”的建设目标。
  
   创新传播途径 实现学术共享
  
  李克强总理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包容发展”,“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
  
  开放获取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为促进网络环境下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提高公共利用程度和实现无偿服务而推出的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和展示平台。它不是对商业出版机构“有偿获取”的一种否定,而是与之并驾齐驱的良性互补,为学术与实践、知识与大众的有效对接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空间。实践证明,开放获取在推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促进科研创新方面已经显现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开始对此进行政策支持。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的国家期刊库,就是中国在促进知识开放获取方面的一项重大努力成果。自2013年7月上线以来,国家期刊库始终坚持“公益、开放、协同、权威”的定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刊出版馆网库学术评价”名优建设工程的整体推进下,不断实现自身功能的升级。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看好国家期刊库的发展前景。在费城东亚图书馆2014年年会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纪念图书馆研究馆员许晔将国家期刊库作为国内社科领域最重要的开放获取资源做了推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打破了期刊数字出版领域利益固化的格局……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的精品社科期刊融入世界开放存取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珑曾表示,“国家期刊库是个好事情,开放获取也是国际趋势,北大会积极参与支持。”
  
  在非科研单位的学术爱好者看来,国家期刊库无疑是让学术走近大众的一个福音。有用户和网友留言说,“国家期刊库为所有乐于学术研究的人打开了一扇学术公平之门。”“它的出现,为中国公益性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窗,吹进来的是囊括各家研究之大成,吹出去的是惠及千万大众的人文之风。”
  
  “国家期刊库适应国际潮流,做到了学术研究信息共享。这将有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参与到世界学术研究的互动中来,推动中国学术的飞速发展。”约阿尼纳大学留学生李强评价道。
  
   持续快速推进 功能日臻完善
  
  容量、质量、上线速度、读者满意度以及功能的多维性和易用性,是期刊数据库的生命力。经过两次扩容和升级,国家期刊库各项功能日益完善,目前已经超越美国斯坦福大学海威出版社(HighWirePress),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
  
  据介绍,目前,国家期刊库共与648家期刊编辑部签署作品使用协议。其中,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三大核心体系的期刊共471种,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及《红旗文稿》也涵盖其中。目前,国家期刊库上线期刊639种,上线论文280多万篇。其中,401种期刊已回溯至创刊年,回溯到1960年之前的有65种,如《历史研究》、《法学研究》等,68种期刊基本实现同步上线。
  
  记者登录国家期刊库网站尝试使用后发现,它不仅提供多种导航和检索方式,实现期刊浏览、论文检索、在线阅读、全文下载等基础性服务,还提供检索结果统计分析、期刊评价、作者简介与评价等多种特色功能。
  
  国家期刊库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家期刊库完善了个性化功能,使用户能够收藏、订阅、分享自己喜欢的期刊和论文;推出了“同步上线”、“最新期刊”功能,实现部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同步发行,使用户可以及时查阅最新论文。
  
  为提高学术资源的传播力,国家期刊库积极与其他网络平台展开公益性合作。除与NoteExpress合作外,国家期刊库还与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商艾利贝斯合作,将期刊元数据集成进世界最大、用户最多的学术资源索引库PrimoCentral;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合作,将期刊元数据集成进CASHL数据库;与光明网逐步展开系列具体合作,共同建设的光明网“学术频道”已经上线。
  
   品牌不胫而走 好评如潮而来
  
  虽然没有着意进行大规模宣传,但随着数据量的不断扩充、系统功能的日益完善,特别是由于其免费、公益、开放的宗旨定位,国家期刊库的名声不胫而走,品牌吸引力日渐增强。
  
  2013年底,初上线不久的国家期刊库在亚历克萨(Alexa)发布的全球流量排名为730669位。截至2015年3月30日,国家期刊库流量全球排名升至119148位,短短一年多上升了60多万名,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趋势。
  
  目前,国家期刊库已被265家国内外实体机构列为推荐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
  
  据统计,国家期刊库个人注册用户至今已达到5万多人,机构用户16家,日均点击量达到近30万次,论文下载量超过160万篇。众多社科研究者、爱好者在使用后都成为了国家期刊库的忠实用户,他们除了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有大量来自社会各行各业。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孙保学在使用后表示,“初次登录主页就令人耳目一新,高端、大气、清爽。没有堆满页面的各种链接或推荐,有的是简练但功能强大的搜索框,清晰、规范而且丰富的电子资源……”“国家期刊库最主要的优点是期刊的质量都有所限定,将很多不良期刊排除在外,确保了检索文献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广西南宁的一位网友评论说。
  
  乘着媒介融合的东风,国家期刊库开通了微博、微信、QQ群等多媒体服务平台。目前,国家期刊库的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15万人。截至2015年3月30日,其在微博平台上举办的四次编读互动交流活动,话题阅读人数累计1776.1万。
  
  微博上,许多高校学子积极为国家期刊库的公益定位和强大功能点赞:“好东西!学霸又有了新阵地。”“转起,献给埋头找资料写毕业论文的‘童鞋’们。”“学子之福!”
  
  面对广大用户的殷殷期望和恳切建议,国家期刊库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期刊库将注重开发数据库的数字出版、人机互动和定制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学术资源的二次开发能力,逐步建设专业化、前沿性的特色数据库;同时将以社会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走向大众,建设我国学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雨露。(记者 邓之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