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业强 人和民富——四平经济开发区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11.09.2015  07:51

  四平经济开发区河夹信子村农家书屋里,农技书籍摆放整齐,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读书看报;农村文化广场上,夜幕下男女老少伴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以前,村子里的人放下农活,除了打牌搞赌博就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伙空余时间跳舞、唱戏、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河夹信子村的广场舞召集人秦青春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四平经济开发区不断提升创建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整合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强化措施大力推进,用一份“村美、业强、人和、民富”的答卷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按照“东部新区、美丽乡村、特色屯落”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发挥生态优势,充分考虑城乡环境整治、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垃圾处理等各方面问题,有效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生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高标准,树立“顺应自然、顺应规律、顺应民意”的理念,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在建设中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和地域特色,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让居民 “留得住乡愁、记忆中的故园”,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从村庄布局、景观风貌、产业优势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着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塑造村庄品牌,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村、线、片等各级规划的衔接。村庄规划设计坚持“农村像农村”的原则,总体风格突出地域特色、自然生态、乡土气息,装饰风格、体量、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四平经济开发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多模式、多形式建设,不搞“一刀切”,是四平经济开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亮点。

  四平经济开发区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产业扶持,集约项目,集中投入,激活农村各种有效资产、资源,推进美丽乡村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拓展,努力实现“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河夹信子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着力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百户百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并逐渐形成了城郊周边游、自然生态游和文化休闲游,逐步让握惯了锄头的农民学会旅游经营致富门路。在节庆时节,举办摄影采风、乡村赶集、桃李采摘等一系列休闲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自然离不开美食。安家全驴宴、烤羊肉、老白家粘豆包、满族八大碗、孔府铁锅炖、李记农家小炒、如意面点坊等可食可住农户已发展到近50户,以食会友、以食扬名,促进农家乐、乡村餐饮业发展,打响“美食经开”绿色食品品牌。

  如今的开发区农村,环境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了,农民的钱袋子鼓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提高了,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经济富足、舒适宜居”的幸福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