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统筹协调发展走活“三农”棋局

28.02.2017  17:08

      1月,四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2437个贫困村退出、5个贫困县摘帽,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去年底的280万。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3483.5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03元,增长9.3%,增幅居全国前列,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然而,全省农业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站在更高起点的四川,正以新思路寻找新动力、以新理念引领新行动。

      坚定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四川未来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新年伊始,来自西部农业大省的“发展宣言”格外响亮。

      协调区域发展补上小康短板

      发展的支撑在协调。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四川和全国一样,需要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着力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省委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工作,全省高规格部署推动;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四川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制定了17条政策措施;系统制定出台扶贫开发10个专项方案,打出“3+10”组合拳,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攻坚态势全面形成。

      集全省之力让小康短板全面补上。近年来,四川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脱贫计划,着力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行“一村一个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贫困户、政策向园区集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园区带片区、片区促全局”的发展新路子。南充市在今年计划退出的317个贫困村建设产业园258个,带动1.5万名贫困户入园发展,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平衡生态经济农业提质增效

      协调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四川提出,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激发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集中连片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示范区;打响川菜、川果、川茶、川药等特色“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00个。

      2016年,绵阳市梓潼县一个“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探索模式,被评为“年度四川十大改革转型发展案例”。获奖理由是该县把生态循环理念厚植在“1+5”产业扶贫的各环节,坚持雨污分流、干稀分离、沼气净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走出了既能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又能留住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的发展路子。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早在2015年,绵阳市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融合发展、产品优质安全、环境生态优美、效益显著提升”为建设目标,大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市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探索出“企业主体市场大循环、合作社区域中循环、园场小循环、家庭微循环”4类效益驱动型模式,形成“1+N”种养结合、稻田共生共育、林经循环、休闲农业等生态驱动型模式,全域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发展。

      着力优化结构统筹城乡一体

      四川地形多样,生态资源丰富,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具有独特优势。1月23日,四川省召开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面向新需求、新动能,着力优化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经营结构、科技创新结构、要素资源结构,紧扣全面小康、扶贫攻坚、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截至目前,推进三轮现代农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创建1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100个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撬动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惠及48.5万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创业创新组织55.8万个。

      激励与引路并举,扶持与监管并重。在这盘统筹协调发展的大棋局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是终极目标。

      探索创新资产收益模式,注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启动建设四川省农村土地大数据中心,推广“农业共营制”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近年来,四川在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既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四川省委常委曲木史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