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商家初七放“开门炮”遭埋怨 电子鞭炮成新宠

04.02.2017  19:05

  在过去,一些做生意的酒坊、油坊等在大年初一开门营业时,会纷纷燃放“开门炮”,期望能带来好运,生意更旺。普通人家为了有好运和图吉利,也纷纷在大年初一开门时燃放“开门炮”。如今的“开门炮”已不仅是在大年初一这天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铺,不论哪天开门营业,大多都燃放“开门炮”以图吉利。2月3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七,天色刚刚亮起,就有网友反映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网友表示:很多年没见了,是挺热闹,但太烦人污染也太大了。

   网友: 除了污染有啥用?

  2月3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长春市高新区卓越大街上的一家4S店一大早就开始放起了“开门炮”,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十分钟左右,路边一地碎屑,随着小风一吹到处都是。话题一经发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有网友称可以理解,过年放鞭炮,图个吉利而已,还有的网友说从初一到初七天天早上放鞭炮吵到没法睡觉,而更多的网友则说,放那么多鞭炮,除了污染有啥用?

  家住福临家园的市民王先生和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说,现在的雾霾天越来越多,他可不想为了听几声鞭炮响而污染了环境,近几年过节放鞭炮的越来越少了,但是还是有商家在放鞭炮。

  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告诉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别人家都在放,我们不放的话‘财’不就都去别人家了么。这个习俗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为了图个好彩头嘛,但是现在政策不允许也就都不放了。

  记者在踏查走访中了解到,如今城区内燃放的烟花爆竹大多是之前过年时留下的“陈货”,还有的是从郊区买来的。

   商家:  电子鞭炮成新宠

  3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临河街附近商场发现,在繁华商圈内,大型商场放鞭炮的基本不存在,而一些小型商家尤其是个体做生意的商家也大多选择燃放电子鞭炮。世荣路上一位超市老板兰先生告诉记者,以往年年都会放“开门炮”,尽管有禁燃令在,仍会偷偷地“意思意思”图个吉祥,但今年他决定过个清净年,不再放鞭炮。“其实咱自己都知道,生意好和坏,关键还是看你咋经营,跟放不放鞭炮没关系。”兰先生和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说。

  电子炮是电子礼炮和电子鞭炮的统称。电子礼炮是利用电子直接激发自然空气爆鸣产生爆炸声响和激发闪光;电子鞭炮是指代替传统鞭炮的环保、安全、无火药、可反复“燃放”的、声音和闪光度与传统鞭炮极为相似的电子产品。随着各地“禁放令”的陆续出台,电子鞭炮近几年在网上越来越火。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确实有不少商家在网上售卖电子鞭炮。“电子鞭炮使用简单、方便,如果保管好的话,可以用上几年,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定制,很多商家已经开始用电子鞭炮来代替传统鞭炮了,电子鞭炮既环保,又可重复使用,比放传统鞭炮强多了。”某网店的工作人员说。

   政策:    四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而最近两年“开门炮”在长春几乎绝迹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2014年8月6日起施行的《长春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规定长春市区四环路以内(主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四环以外区域有10类地点和两种情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据了解,春节期间,长春市加大禁燃工作力度,有关部门和城区、开发区共出动16395余人次、687台车辆,严查违法销售、运输、燃放行为,禁燃阶段性工作收到成效。除夕夜,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较去年污染物浓度峰值达到四级中度污染级别下降了一个级别;检查车辆1460台次,盘查人员2312人,收缴烟花爆竹26件,处理非法销售一起;累计清理鞭炮残屑约230公斤,同比清理量减少近50%;城区未发生因烟花爆竹引起的火情。

   影响: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空气污染

  春节期间,记者一直在关注着长春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数据。2017年小年至初六期间,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共13天,其中出现6天三级轻度污染天气,6天二级良好天气,1天一级优级天气;而2月3日则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159。

  虽然放“开门炮”,是一种民俗的延伸,是为了图个好彩头,但毕竟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也会打扰到别人的休息,而且长春还有‘“禁燃令”,所以尽管在城市四环外可燃放地带,燃放烟花爆竹仍要注意适度,注意环境污染不铺张浪费,这样既图了彩头也可以为环卫人员减少工作量,并为空气质量多增一份贡献。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