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教授到吉林医药学院讲学
追问人生,高举远慕;催人深思,予人启发。5月11日下午,我校邀请到著名哲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孙正聿教授,利用“吉医文化讲堂”,为广大师生代表作了精彩报告。
报告会在学校图书馆第二学术厅隆重举行。孙正聿教授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奎教授主持报告会。
孙正聿教授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哲学通论》和九卷本《孙正聿哲学文集》等多部有广泛影响的著作,有300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载。
孙教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5年1月23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为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专题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讲座现场,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的孙正聿教授,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讲台,他亲切挥手并鞠躬致意,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孙教授以“人的精神家园”为题,主要从“人的幸福和梦想”“人的存在方式”“人发展的历史形态”“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理想信念”等方面,探索了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问题。孙教授的报告,融学术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聚焦当下困扰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许多重大命题,回答了当代人的各种追问与关注。
“什么是幸福的真谛?”“你的梦想在何方?”……孙教授一连串发问,深深吸引了在场听众。孙教授指出,幸福是人对自己生活状态总体性的肯定性评价,是对人的生理、心理和伦理需求的满足,争取幸福要切实做到态度现实、工作踏实、精神充实。孙教授引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梦想的层次性,鼓励大家始终怀揣梦想、饱含激情、追问人生、实现自我。
谈及“人的存在方式”时,孙教授引用马克思、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名言,回答了“何为人”的问题,强调了人是文化的存在、物质的存在、实践的存在、历史的存在,要与动物本能的生存相区别,在适合的时段接受适当的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利用自身专业科学背景,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知理、懂理、讲理,做一名学生真心喜爱的好老师!”“青年学生一定要多读有思想性的好书,尤其是学习哲学知识,接受人文熏陶,提升人生品质!”孙教授鞭策师生高举远慕,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愉快生活。他希望大家牢记三个“真”:一是真诚,对美好事物总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钻研学问常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三是真切,练就举重若轻的能力,不断培养鉴赏力、洞察力和想象力。
孙教授结合自身感悟,勉励大家养成“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身探索”的习惯,培养“平常心而异常思,美其道而慎其行”的品德,做到“得其所在,问心无愧”。孙教授的寄语,赢得了现场师生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报告会结束之际,郑永奎书记总结到:孙老师是我校“吉医文化讲堂”开讲后,迎来的在业内最有声誉与影响力的主讲者,为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和干部培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郑书记强调,孙老师的报告,站位高、视野宽,通俗而深刻,易懂而缜密,是一位资深哲学家俯身对现实问题的反省与关切,对于助推我校师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对角色与使命的理解,帮助很大。郑书记还代表学校党委,对孙老师在智库层面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报告结束后,校长蔡建辉教授说:“孙教授在国内学界享有崇高威望,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悉心钻研学术、热爱讲台、关爱学生,他谦逊的品德和不懈的坚持,是鞭策我们努力工作的榜样。”
吉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我校退休教授冯泽明说:“孙教授的讲座是大师级别,理论脱口而出,事例信手拈来,逻辑与激情兼备,让我这个忠实的‘粉丝’享受到了一次精神大餐。”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徐卫东说:“孙教授的报告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校落实好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带来了一剂‘良方’。”
病理学教师、我校科技处副处长赵东海说:“我非常赞同孙教授说的‘哲学和医学都是人学’的观点,作为医学教师,更应该加强人文学习,努力像孙教授那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药学院预备党员许霄同学说:“孙教授的学术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生活感悟,在一个老教授的身上,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心中有了标杆。”
报告会前,孙正聿教授还在机关楼第一会议室观看了我校形象宣传片《杏林华章》,并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
孙正聿教授作报告
郑永奎书记主持报告会
参会人员认真听记
报告会现场
孙正聿教授(中)与部分校领导在校史馆前
作者:郭天笑
摄影:郭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