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林业局新思路谋转型发展

26.11.2015  09:53

  今年以来,的针对全面停止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所带来的“采伐经营变监管经营、森林经营功能变森林生态功能、林区变社区三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林党政一班人,深入贯彻落实林管局、司集团公司“整合资源,全林利用;九大板块,立体开发;转型发展、跨越经营”的发展方向,挖掘企业自身优势,寻找绿色转型出路,带动引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转变思想,兴产业、抓项目,应积极适应“停伐”新常态,努力谋求转型大发展。 

   森林碳汇启发新思路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就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碳汇交易,是一个新兴领域,是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交易是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这些国家的减排任务,并非真正把空气打包运到国外。碳汇交易项目,是基于国际公约对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把森林资源能够固碳的特殊优势转换成经济效益,是一种虚拟交易,无森林资源消耗。 

  目前,林管局、森工集团已把这一新兴产业列入到了森工集团“九大板块”战略当中。和林始终把经营森林碳汇作为发展方向,6月17日,该公司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上进行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公示,公示数量为每年减排36.8万吨,这也标志着公司在森林碳汇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取得这可喜成绩的背后,是和林人上下一心、开拓进取的不懈努力。自去年11月份开始,公司上下全力以赴,筹备森林碳汇基础资料,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资源林政、森林经营、木材检查验收等精干力量收集相关材料。从2005年到现在的抚育、营林等账簿足足有30多万页,需要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里,完成材料整理、数据的统计工作。于是,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地如期完成碳汇交易内业工作,使项目得以按期公示。 

  和林碳汇项目是针对2005年2月16日以后种植的人工中幼林实施的,经营面积106086.62公顷,其中人工林森林抚育面积51169.72公顷,补植补造2310.29公顷,冠下造林面积52606.61公顷。 

  董事长张则路表示:“森林碳汇是和林转型发展的新亮点,要把森林碳汇作为一个产业去抓,做大做强,把它变成林业转型中新的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后一个时期和林将加大力度培育碳汇林,在提高森林储碳的增量上下功夫,不断向碳汇经济靠拢。”2014年11月21,和林与香港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签订了20年的“森林经营碳汇开发暨交易服务合同”。 

  森林碳汇为和龙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财源,而且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从过去砍木头卖钱到今后碳汇交易换钱,这一项目要是做大盘活真正交易变现,得到的收益将远远高于砍木头卖木材的收益,给和龙林区开辟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发展碳汇林业,和林广袤的森林将不仅限于社会效益,还将产生经济效益,形成生态产品,并且有助于构建生态服务市场,借助市场手段,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的合理补偿。 

  今后,和林将通过交易所这个平台,为其他自愿减排企业提供购买碳汇指标,实现增加森林碳汇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双赢,为保护绿色地球家园、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使生态产品真正转变成生态商品,从而促进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销售抢抓新机遇  

  “‘天下第一耳’在我们的图们江源林特产品网站上就可以买到,下单后,可以送货到家……”在第二届全国森交会上,和林的林特产品受到了与会客商和游客的关注和青睐。 

  近年来,和林把“绿色、惠民、强企”作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带动生产,把建设销售平台作为销售林特产品的新“港口”。和龙林特产品经销分公司自开业以来,实行实体店与网络电子销售平台双管齐下、同步运行,良好的产品品质、优质的售后服务,很快成为了吉林省电子商务会员VIP单位,全新实现以网络平台销售为“互联网”,以实体店、林区经营散户“+”的双轨同步运行营销模式,强化产品信息发布推广服务,突出线上、线下平台高效互动,实现生态产品与电商服务有效对接。 

  和林公司以“图们江源”为核心品牌,大力发展系列产品,制定营销发展策略,扩充林特产品种类,旗下产品包括“图们江源天下第一耳”“图们江源天下第一蘑”等高档系列礼品盒及林下参、林蛙、元蘑、蜂蜜、花粉、松子、榛子、刺五加、五味子、山葱、蒲公英茶等中低档系列礼品盒。 

  林特产品经销分公司为了准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定位,打响“图们江源”的品牌知名度,先后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参加延吉图洽会、南宁展销会、义乌森林产品营销会、长春东博会等大型展会。目前,林特产品经销分公司已与北京十方慧海咨询有限公司,就“图们江源”系列产品进军北京市场达成合作意向,前期工商注册已基本完成。 

  林特产品经销分公司的成功组建和科学运转,不仅是公司适应“停伐”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和红利。今年上半年,营销林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3.2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下半年,他们还与上海黎舜实业有限公司签下一份大单:蜂蜜2000盒、“图们江源天下第一耳”3000盒,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6万元。 

   森林旅游激发新活力  

  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是和林的一项朝阳产业,也是和林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必要基础。和林辖区地处长白山东麓,南与朝鲜隔岸相望,气候特征湿润、冬暖夏凉,山高林茂,峰峦叠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和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重点推进国有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十年绿化美化延边大地”“关注森林”“退耕还林”等5项重点生态工程。和林成功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长。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先后成功报批了“图们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吉林甑峰岭自然保护区”,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休闲和旅游的不断发展,长白山及东北边境旅游业持续升温。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迅速提升旅游产业建设步伐,按照“做美景观、做精文化、做大经营、做优服务”的标准,以“两园一区”为底色,以中朝边境风情和红豆杉古树群的独特景致为主旋律,开发建设了“图们江源旅游风景区”和“紫杉王古树风景区”两大旅游胜地。 

  景区共计投资515万元,在有效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建设了景区山门、栈道、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景区以原生态自然风光为主基调,设计开发的原始森林徒步探险、甑峰山登山游、古树奇石游、红叶谷游等旅游项目30余种,精心选设的中朝边境游线路,“一线观两国,直通长白山”,同时涵盖了图们江源头、金日成钓鱼台和过江处、处女瀑布、中朝三角界碑、图们江大峡谷等50多处人文自然景观。2014年冬,和林成功举办了“古树祈福节”和“过大年杀年猪”两个大型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进一步提升了和林景区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夯实产业建设基础,和林又对图们江源旅游风景区和紫杉王古树风景区实施了国家级3A景区的创建及申报工作,对景区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提升,增加了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硬件设施,进一步健全了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另外,景区还加强了环境卫生建设,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 

  目前,和林景区的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日益提高,游客数量节节攀高。更可喜的是,在旅游产业的润泽下,家庭旅馆、特色农家院、林特产品经销等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衍生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有力拓宽了公司职工的创业转型渠道。 

  截至目前,和林职工在景区辖区内共修缮个人家庭旅馆26家,经营特色农家院11个,木耳、山野菜、松子等无公害林特产品供不应求,逐步形成了企业转型大跨越,职工致富节节高的良好局面。 

   红豆杉催生新产业  

  在和林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荒沟的林场,这里因为有一棵生长了2800年左右的红豆杉而闻名遐尔,和林的红豆杉繁育基地便建在这里。 

  早在2011年,荒沟林场与北华大学合作,借助得天独厚的红豆杉生长环境优势,建设东北红豆杉人工繁育基地,并注册成立了和龙甑峰苗木有限公司。 

  2013年,该项目被纳入和林公司未来五年发展规划项目。由和龙林业有限公司、北华大学和荒沟林场职工三方入股,启动注册资金为185万元,其中和龙林业有限公司投资102万元,占注册资金的55.135%;北华大学入股26万元,占注册资金的14.054%;荒沟林场职工入股57万元,占注册资金的30.811%。 

  目前,该项目已投资1015万元,建设完成了三个标准化基地,总面积为22公顷。计划到2017年,完成培育红豆杉各类苗木500万株,其中实生苗320万株、扦插苗173万株、盆景苗7万株。截至目前,已培育红豆杉苗木262万株,其中实生苗200万株、扦插苗55万株、盆景苗7万余株。 

  现已售出红豆杉实生苗4万株,盆景苗1万株;售出水曲柳29.3万株,红松100万株,花楸0.9万株,水桃0.5万株,油松0.3万株,五角枫2.6万株,核桃楸1.9万株,黄檗0.7万株,实现销售收入160万元,实现净利润34万元。 

  现在的苗木繁育让“停伐”后的林区工人有活干、有收入、有饭吃,对“停伐”转型的发展之路充满了信心。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红豆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繁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东北红豆杉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会为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目前,公司的工作重心也将从“伐倒木”转向“活立木”,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前提下,从活立木、红豆杉繁育等项目上取得不竭的经济利益。 

   根雕艺术品敲开新市场  

  “停伐”是历史的必然,转型是唯一出路。和林在转型之初,就看准了制作根雕这一项目。他们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借助旅游产业平台,加大具有林区特色的根雕产品开发力度,逐步打开旅游纪念品市场,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了转型升级。 

  公司成立了由董事长为组长的根雕厂筹建小组。筹建之初,由于技术力量匮乏,主管领导专程赴吉林、山东等地,聘请了有几十年经验的雕刻师,确保每一块根料都能物尽其用,每一件作品都是精雕细琢。 

  走进根雕厂的设计室,工作人员们正在研究生肖根雕的造形设计与加工工艺等事宜,根雕厂负责人曹林介绍说:“我们生产的根雕根本不愁卖,有好多客户都是直接找上门来预订。这是根雕厂今年新推出的生肖根雕,这一系列产品十分走俏,目前已经有很多都被客户预订了。” 

  细雕、打磨、抛光、上色……根雕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一块块毫不起眼的树根在他们手中一点儿点儿地幻化成造型各异、极具灵性的艺术品:祈求祥和与美好愿望的荷花鲤鱼,朋友小聚品茗的茶台,聚财、招财、寓意清白的百财,生意兴隆的吉祥物路路通达,代表安康幸福和万事顺意的乐佛、佛手……“这根龙柱是两个师傅花了2个月的时间雕刻出来的,它从选材到设计上都十分独特和考究,预计售价在20万元以上!”根雕师沈国臣自豪地说。 

  在产品销售与展示厅,记者还可以看到用琥珀木手工磨制而成的手串,随型炮制的花台,精致的红豆杉木杯……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为了方便购买和普及根雕文化,根雕厂与长春一家公司合作,在长春进行展销,打造高端销售平台。 

  “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边组织技术过硬的根雕师进行传统手工根雕制作,走精品高端路线;一边组织年轻的技术工人设计小型木雕产品,满足大众销费市场需求。目前,订购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前景看好。”主管根雕厂的公司领导张衍国告诉记者:“我们下一步准备给根雕厂扩大厂房,引进先进的雕刻车床、激光雕刻机、排尘机等设备,增加技术工人,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如今,林业职工放下手中的斧锯,投入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站在新起点上的务林人,瞄准转型产业项目,培育壮大腾飞羽翼,在转型发展的滚滚浪潮中扬帆起航。(记者 刘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