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商圈和非封闭小区成私设地桩地锁重灾区

24.10.2015  09:13

长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年10月1日已经施行。《条例》对私设地桩地锁要求非常严格,提出任何单位或个人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可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再过一周,《条例》就将“满月”,可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各城区落实得并不好,各辖区私设地桩地锁问题随处可见,一些胡同、便道、商圈和非封闭小区属重灾区。

 

近日,针对这一现象,市政府正式下发《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等行为的通告》。要求涉及的43条街路15日内,自行拆除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的地桩地锁。

 

基本现状

 

商圈和非封闭小区成重灾区

 

在南关区三四小区记者看到,整个小区都被各种各样的地桩地锁占据着。与三四小区临近的其他几个非封闭小区也是一样,不仅小区内到处是地桩地锁,连胡同内和便道上也没放过,很多胡同的一侧或两侧不仅立着地桩地锁,还标记着车牌号。无独有偶,除这些非封闭小区外,一些商圈私设地桩情况也非常严重。记者在桂林路商圈发现,许多商家门前安置的一排排地锁好似一道风景。

 

这种私设地桩地锁问题在各城区普遍存在,而一些胡同、便道、商圈和非封闭小区成为重灾区。私设地桩地锁引起了市民不满,许多市民多次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私设地桩地锁影响消防安全

 

你看看,这地桩地锁白天没车也立着,还上了锁,把消防通道都堵上了,多不安全。”在南关区三四小区,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地桩地锁安装有一段时间了,不仅阻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更为严重的是已经阻碍了消防通道的正常使用,影响到了小区居民的安全。

 

这位老人带着记者走进了附近几个胡同,发现地桩地锁同样很多。老人谈到,大多胡同本就狭窄,私设地桩地锁挤压了胡同、街巷道路空间,不仅导致通行困难,有些地锁设在盲道上也影响了盲人正常通行。这些老小区,常住人口以老人居多,且很多小学分布其中,稍有不慎,老人、孩子包括其它车辆就会发生被地桩地锁磕绊伤害事故,可又寻不到人。因地桩地锁占压通道,如遇火情或急救病人,消防车和急救车也难以及时到达现场,会影响到正常施救。

 

商圈和非封闭小区无地不装

 

我就是三四小区的居民,这里早就没有物业管理了,但社区在卫生管理等方面还不错,这让我们很欣慰。但是,最近半年业主私自安装地桩地锁现象极其严重,已达到无地不装的程度。”在采访中,祝女士一边开车一边寻找着停车位。她向记者介绍,随着这些年机动车数量激增,停车矛盾极其突出,特别是附近小区业主纷纷私设地桩地锁占车位后,经常出现纠纷。自《条例》出台后,他们都盼望着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清理,但都无果而终。

 

我有车5年了,按说也能占个车位,但我认为车位有限,应该先来后到,充分利用车位,避免车位闲置,再说物权法规定,公共用地属全体业主,应该有人来管理。但事情不是这样,反映多次,无人管理。”祝女士表示,每天下班回来,看到被装上地桩地锁的闲置的停车空间却不能停放,不得不开车四处寻觅,当时真想把车就停在小区中间或小区道路上,反正没人管。

 

在桂林路商圈,记者随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地桩地锁。“前段时间,我来桂林路附近购物,一不小心就被这里的地桩给刮了,都不知道找谁讨个说法。”李小姐因为与这里的企业有业务往来,经常会来这里,她告诉记者,现在宁可打车来也不想开车了,因为商家门前都设有地桩地锁,想找个停车位很难。

 

清理行动

 

政府发文敦促拆除地桩地锁

 

拆除地桩地锁不仅符合《条例》规定,也是顺应民意。近日,面对《条例》实施后各城区落实迟缓现象,市政府果断出手,下发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等行为的通告》。通告要求: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行拆除其设置的地桩地锁和其它障碍物。逾期未拆除的,由有关部门根据《条例》依法实施代履行拆除,并予以处罚。记者了解到,此次通告,市市政设施主管部门负责人民大街、自由大路等43条道路及公共区域的整治,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所在地其他道路及公共区域的整治,全市范围内拆除私设地桩地锁行动已开始。

 

人大常委会将监督《条例》落实

 

“《条例》已经实施,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抓好监督落实工作。”市人大立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明确了三级管理,市市政设施主管部门是主体,区(开发区)市政设施主管部门负责辖区监督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秩序管理。解决私自安装地桩地锁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他们正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除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抓现场拆除外,下一步他们还将督促规划、建委、交管等部门和属地政府对城区包括胡同、街巷、商圈、老旧小区停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规划、综合管理停车问题。对停车位严重不足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可采取集中建设停车设施、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利用周边单位停车场夜间对外开放、利用周边闲用地设置临时停车场等措施,最大限度缓解停车难问题。

 

发布截止后相关部门将处罚

 

记者了解到,全市范围内拆除地桩地锁行动目前还在动员宣传阶段,《通告》发布截止时期结束后,交管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目前,我市正组织属地政府、街道、社区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放致居民一封信、告知书、设置主题宣传栏、召开居民代表会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居民认识到私设地桩地锁的危害性,发动居民自觉抵制私设地锁占车位的行为,对设地锁的车主做教育说服工作,限时自行拆除。

 

据了解,《通告》截止日期结束后,我市将对逾期未自行拆除或无主地锁,组织强制拆除。对违反规定停放在地桩地锁上的车辆和其它乱停放的车辆由交警按照相关职能分工实施处罚,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防止反弹。

 

记者调查

 

三大原因让私设问题愈演愈烈

 

在近两天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各城区私设地桩地锁无外乎其中三个主要原因。

 

停车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南关区三四小区为例,祝女士从小就在这里出生,据她讲,她刚买车时,小区里的私家车非常少,停车很容易,可如今停车却难上加难。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老旧小区、胡同和商圈内停车位严重匮乏,以至一些车主私设地桩地锁占车位。

 

治理不及时让私设地桩地锁愈演愈烈。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则表示,私设地桩地锁问题在我市已出现较长时间,群众反映也较为强烈,但之前一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属地组织的足够重视,使一人私设地桩地锁后,大家跟风而起,没有及时治理和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才导致问题愈演愈烈、迅速蔓延。

 

过去执法手段有限,关于处罚的条款难以执行。采访中,记者也问到了目前正在执法的相关部门。他们普遍表示,过去因为没有法规法条的约束,他们在执法过程中非常难,执法手段也非常单一,就是劝解,而处罚的条款很难找到。《条例》今年10月1日施行后,规定得非常具体明晰,有法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