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3名青少年荣获“吉林好人·美德青少年”称号

16.07.2015  08:09

  “吉林好人”发布厅现场 

  7月15日,在吉林电视台“吉林好人”发布厅现场,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明办、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授予于美好等13名青少年“吉林好人·美德青少年”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青少年向他们学习,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争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于美好、房美妙、贺泽霖、赵硕、孙尧、申贤美、李宗袁、冯艳晶、陈思凝、宋一帆、王首启、姜馨、张恩僮,当这13位青少年的名字顺次展示在“吉林好人”发布厅的大屏幕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令人钦佩和动容的少年励志故事。

  吉林市昌邑区漂洋实验学校学生孙尧,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每个人看到她,都会被她热烈的追求精神所感染。学习中,孙尧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生活中,她拉二胡、唱歌、跳舞、绘画,样样都会。这位快乐的女孩,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同时,也承担起照顾、帮助同学的责任,成为同学们最信任的好班长。

  贺泽霖就读于长春市一零八小学,虽然只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可是初中生能够掌握的物理知识,他早已信手拈来。从小,贺泽霖就有一个习惯,凡事都要刨根问底,许多小发明也应运而生。2014年,他和同学、老师合作发明制作了风动力小船。今年,他又开始探索研究热水汽式地暖、多功能探照灯、多功能铲等等。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上,贺泽霖都取得了许多佳绩,小小的他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被同学们称为“小小爱迪生”。贺泽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大发明家。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彩色的。长岭县北正镇实验学校七年一班学生王首启,幼年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去世,爷爷、奶奶又重病缠身,年幼的他从此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洗衣、做饭、腌酸菜,生活中的琐事他样样拿手。2012年冬天,当时只有11岁的他一个人上山收割玉米秸秆,整个冬天过去,7亩半的秸秆才收完。“我没有找邻居帮忙,他们也很忙,不想麻烦别人。”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大屏幕上,瘦小的他背着书包,孤独地行走在上学路上,这段路,仅单程就需要走40分钟。当他在教室黑板上写下“坚强”二字,现场的观众泪水瞬间决堤。“我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县里高中,考上大学,将来工作了,给爷爷奶奶更好的生活。”王首启紧紧握着话筒,一字一句地说。

  在长春市白山小学就读的双胞胎姐妹于美好、房美妙的生活里,充满着阳光和快乐。2012年,姐妹俩从媒体上看到孤儿、病儿的遭遇和处境,便决定要去帮助这些小孩。从那时起,姐妹俩每周都会去长春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用她们的真诚和善良,给孩子们以快乐和温暖。在姐妹俩的影响下,身边的同学和家长也陆续加入了义工的行动中。为了能够与聋哑儿童更贴心地交流,姐妹俩每半个月都要去参加一次手语课,积累了大量的手语沟通技巧。姐妹俩还现场演示手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全场观众也跟着姐妹俩一起学习这段手语。姐妹俩将乐于助人的精神品德,传递给了现场的大人和小朋友们,这份精神,也随着镜头传到了社会每一个角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数十位少年站在舞台中央,高声诵读《少年中国说》,气势如虹,引得台下观众掌声如雷。13名“吉林好人·美德青少年”的事迹在大屏幕上播放,他们的故事集中展现出中华少年热爱祖国、胸怀理想、勇于担当的高贵品格,他们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少年中国说》的深厚内涵。

  省内众多中小学师生代表也来到了现场。大屏幕泛出的光映照在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神情复杂,有感动,有敬佩,更有坚毅。当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王首启的生活片段时,观众席上只有6岁大的王梓灵小朋友仰头跟妈妈说:“哥哥跟我一样大的时候,都能像大人一样干活了,我也要跟哥哥一样做懂事的孩子。

  现场,欢笑与泪水交织,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坚强不摧,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当今中华少年助人为乐、自立自强、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一段段真实的故事,将吉林青少年的美德故事,传至全省,传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据悉,本场发布活动将于7月27日晚9时20分在吉林卫视播出。(记者 卢玉鸽/报道 李煦/摄)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