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畜牧业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1月26日,吉林省畜牧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局长裴中到会做重要讲话,副局长鲁俊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14年吉林省畜牧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畜禽养殖业稳中有升,畜牧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4年,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2850万头、758万头、770万只和5.68亿只,同比分别增长6.7%、3.2%、5%和2.7%。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5万吨、105万吨和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7.5%和6.1%。牧业养殖业产值实现1300亿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2220元,同比增长6%;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00亿元,同比增长14.3%。二是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中粮、雏鹰、温氏、正邦等13个省级畜牧产业化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建成种猪场3个,建成养殖基地15个,建成饲料加工厂4个。全省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4.4%;畜产品外销165万吨,同比增长7.1%;畜产品出口创汇2亿美元,同比增长2.34%。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各类种畜禽场发展到446个,主要畜禽供种能力达到380万头(只),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79.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四是无疫区建设进展顺利,动物防疫形势保持稳定。无疫区软硬件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全省防疫形势保持稳定,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五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理顺,质量安全信誉度明显提升。全年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31个,累计达到459个,认证产地规模1.6亿头(只),认证产品总量161万吨,畜产品质量安全信誉度明显提升。六是发展思路不断完善,畜牧业经济加快转型。牢固树立“安全大于生产、质量重于数量、效益决定发展”的全新理念,依托资源基础优势,着眼未来发展方向,坚持突出三个重点、突破三个难点、打造三个亮点,大力发展现代牧业经济,全省畜牧业加速进入向规模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向安全要效益的重要转型期。
会议强调,2015年,全省畜牧业发展要突出抓好10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抓好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支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优化配置养殖加工、兽药饲料、冷链物流等资源要素,建设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奶牛、梅花鹿等6条全产业链,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二是着力抓好无疫区建设。进一步强化行政推动、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得力措施,确保无疫区建设顺利实施、按时达标。三是着力抓好畜牧大项目建设。要坚持分类指导,对在建项目,加大扶持推进力度,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对签约项目,要抓紧启动,尽快开工;对洽谈项目,要尽快对接,达成合作意向,促进项目落地。四是着力抓好优质安全养殖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养殖基地建设,加快现有养殖场(小区)改造升级,力争今年畜禽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4%和58%,同比提高2个和4个百分点。五是着力抓好畜产品精细精深加工。要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鼓励企业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酱卤、熏烤、奶酪、蛋粉等系列加工产品。今年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800亿元,同比增长12.5%。六是着力抓好秸秆畜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和省级新型秸秆饲料开发项目政策,积极培育秸秆饲料龙头企业,支持开展粗饲料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今年力争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700万吨,生产秸秆饲料230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19%,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七是着力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要结合西部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严格控制草原沙化、盐碱化和湿地退化。八是着力抓好特色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吉林梅花鹿、山黑猪、延黄牛等产业,统筹带动兔、蜂等特养业,培育壮大吉林特色畜牧产业。九是着力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大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生鲜乳生产等环节的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屠宰注水牲畜、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要出重拳、严处罚、零容忍,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十是着力抓好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力度,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符合畜牧业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安全化需求的信息管理服务体系。
会议要求,各级畜牧部门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能力形成上下贯通、有始有终的工作落实机制。
吉林省各市(州),县(市、区)畜牧业负责同志,省局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