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参事”探秘 实行聘任制享一定特权

28.07.2015  11:38

  近日,吉林省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发布正式的任职通知:决定聘任王玉芝、王国才、冯晨、冯守华、杜婕、李其春、邹继宏、张文才、张炳功、党连文、谢京江、臧忠生为省政府参事,聘期5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参事都是由些什么人组成?什么人可以当政府参事?参事如何为党政领导当“参谋”?

  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位的采访,揭开省政府参事的那层神秘“面纱”。

   须经严格的遴选

  参事实行聘任制

  五年任期内“能进能出

  “参事实行聘任制,省政府参事由省长聘任,地级以上市政府参事由市长聘任,并分别由省长或者市长颁发聘任书。”省政府参事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选聘参事必须经过严格的遴选程序。

  具体来说,参事选聘要经省委统战部、单位推荐、省长审批、参事室考察等一系列严格程序。选聘参事的条件主要是四个:一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三是具有较强的参政咨询能力;四是具备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意愿。

  年龄上,按照2009出台的国务院《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规定:“参事的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得高于65周岁。参事任职的最高年龄不得超过70周岁。”“参事的年龄不能过老,但也不能过轻,因为要做政府的高参,条件非常严格,起码要‘党内正厅,党外知名’,要是各行各业、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此外还要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和热情。”省参事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吉林省政府现有参事20余名,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教授、科研院所高级研究人员,也有国有大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专家型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省政府参事室将参事编成了多个组别,比如经济组、文教组等。此外,参事上任之初,还要进行参事业务培训。从2006年开始,每年省政府参事室还要组织多次专题讲座,提高参事们参政议政的视野和能力。

  按照规定,参事每届任期5年,任期届满,由本级人民政府办理终止聘任手续。因工作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以续聘,续聘程序参照首聘程序办理。履职期间,参事“能进能出”,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参事进、老参事退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