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吉林省“农”字消灭 未来只有居民户口

03.02.2015  13:10

长春晚报记者 陈琼 实习生 杨晨

今后,想拥有长春户口不用先买房再落户,只要租房两年以上、有稳定工作、参保两年以上,本人和直系亲属都可以落户;我省不再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只有一种户口叫居民户口;有了居住证制度,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的城镇常住人口就相当于市民,可以享受与市民相同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服务……2日,长春晚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将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户籍制度。

今后只有一种户口叫居民户口

改变一

户口迁移政策的放宽,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亮点。我省将逐年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力争全省2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前提是尊重城乡居民的自主定居意愿,强迫办理落户完全禁止。吉林省未来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按照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改变二

常住人口市民化 和市民享同等待遇

我省将实施居住证制度,是指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地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

区别于以往,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的城镇常住人口也和市民一样,市民能享受到啥待遇,这部分人群也可以。这意味着,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常住人口,拥有居住证就相当于市民,可以享受到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全部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在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一定年限后,居住证持有人还能逐步享有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到一定年限,便可以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居住证持有人要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改变三

在长租房参保两年以上 直系亲属都能落户

以往想拥有长春户口,不少外来人口都有过先买房再落户的经历。今后,作为城区人口100万人至500万人的长春、吉林两个大城市,落户条件也明显放宽。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长春市、吉林市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房屋两年以上)、合法稳定职业,并按照国家规定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两年以上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准予落户。

改变四

毕业生技能型人才 凭证书就能办落户

关于人才落户,今后大中专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术和技能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在全省各类城镇落户均不受稳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等限制,凭毕(结)业证书或相关专业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城乡养老医保一体化

农民生活看病有保障

农民进入城镇生活,他们的生活有后续保障吗?得病就医能报销吗?这些都在逐一调整实施中。去年,我省提出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养老保险衔接、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让农民生活、看病都有保障。

可申请低保住房

农民进城不会无房住

改变六

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一定年限的失地农民家庭和农民工家庭,可以申请享受居住地城市低保待遇。其他进城农村人口,在城镇连续居住和参加社会保险超过一定年限、满足居住地县级以上政府规定条件的,逐步享有居住地城市低保待遇,进城农村“五保户”逐步享有城市“三无”人员待遇。进城落户的农民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住房需求。对符合规定标准、进城落户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