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圆桌会议综述

03.11.2016  00:34

  会议现场

    由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秘书处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合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圆桌会议”于9月6至10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为团长,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博览事务局)包铭、曹春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周伟萍、孙志明、杨学峰、郑媛媛,吉林财经大学卢相君等组成的一行8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本届圆桌会议是承接2015年在中国长春召开的“首届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圆桌会议”而进行的。会议主题为“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潜力:跨境合作的问题及前景”,具体分为三个议题:当前俄罗斯太平洋地区及中国东北在欧亚一体化方案中的地位、东北亚地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机制、俄罗斯和中国合作投资的趋势等。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谢尔吉延科·瓦·伊院士、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杜马主席Elena V.NOVITCKAYA 出席会议并致辞。谢尔吉延科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的世界并不稳定,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和促进各方的友好关系,我们要通过科学研究来保障和参与,通过双方合作来促进和平。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已经超过了一般关系,达到了很高地位,但我们不能只停留于此,双方在很大的平台进行合作,我们要共享双边合作并得到成果。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致辞

    中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静波在致辞中指出,推进中国东北吉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是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也是我们举行圆桌会议的基础。他回顾了首届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圆桌会议,指出会议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下吉林省与远东经济合作”主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圆桌会议受到国际国内各界各方的诸多关注并获得极大的反响;二是圆桌会议聚焦而且高效。与会代表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下吉林省与远东经济合作”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三是圆桌会议特别注重研讨双方合作过程中理论政策和经贸实践的结合以及智库和决策的融合。他说,摆在中俄双方面前有很多障碍性因素,我们应当继续就合作的具体途径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加强对问题的研讨和探讨并进而解决,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推动实践。

    中俄双方的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约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拉林·维·拉作了题为“欧亚一体化与俄中跨境方案”的主旨演讲;中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周伟萍研究员作了“图们江地区开发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旨演讲;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国际合作厅厅长斯塔里奇科夫·阿·尤、俄罗斯远东海军规划勘测及设计工艺科学研究院运输发展处处长、俄罗斯企业家拉博宁·瓦·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博览事务局)会议论坛处处长包铭和综合协调处处长曹春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和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杨学峰、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卢相君、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郑媛媛等俄中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在会议上就双方合作的看法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深入交流和比较观点,为促进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带一路”各参与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双方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看法。

    综合看,俄方看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其一,“一带一路”项目是目前所有国际合作项目中最大的,其中也较多地涉及到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上届圆桌会议上俄罗斯代表对“一带一路”是有负面看法的,现在他们的态度和做法都有了转变,最重要的变化是俄罗斯方面更关注项目规模和怎样实现这些项目。对俄罗斯来说,最需要重视的是对政府和地区发展有益处的具体项目,如何制定具体的投资建设项目、存在哪些问题和障碍、实施怎样的措施来解决地区合作发展问题等。

    其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中国吉林省发展经济合作,基础是双方均把对方作为发展基础。虽然各自政府均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并出台各种措施,但如果不改变解决方式,将来还会遇到阻力。俄中央政府不够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俄方提出,双方应当加强人员之间的互相信任,要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合作,要跳出现有观念,增加相互了解,不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还要关注伙伴的利益。

    其三,俄中合作中的跨境合作是脆弱和不稳定的。跨境合作取决于双方互动与协调。过去长期以来俄中跨境合作以民间为主,政府层面则是限制性的,特别是俄罗斯方面。但今天看来,新欧亚组织和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发展有了新的态度,对俄中跨境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跨境合作可以在东北亚和亚太经济一体化之中进行。俄罗斯滨海区和中国吉林省跨境合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但成功的例子较少。

    其四,目前俄罗斯远东尤其是滨海边疆区非常欢迎中国方面的高技术投资,特别是需要了解俄罗斯当地法律、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的中方公司加入其中。迄今为止,俄罗斯还没有看到这样的中方投资公司到俄罗斯远东特别是滨海区投资。与吉林省有大项目合作的俄罗斯苏玛集团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也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有几个因素会影响这种调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问题,而另一方面,苏玛集团对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则完全没有兴趣和意图。

    其五,关于通道建设、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和便利通关问题。俄方认为克拉斯基诺口岸和珲春口岸差别很大。如果往来人员在口岸通关不顺利,需要花费或滞留很长时间,那么就难以再谈进一步的合作问题。所以俄方不仅需要改善和优化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其六,俄中经济合作也需要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等软要素。因为合作是双方人员之间的合作,那么人的看法、观点和思想必然会左右和影响到经济合作。俄罗斯人与中国人相互的看法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官方话语和民间看法也有差异。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在俄罗斯有三怕:警察、边检和光头党。更重要的是民间,中国人认为俄对华态度很一般,并不是对华更有兴趣或更友好,中国相信俄罗斯政治经济明显更欧洲化。俄方认为作为邻国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可利用中国经济发展自己,但同时又对中国担心,俄中合作目前进入较高水平,但双方对经济合作的目标和过程等看法完全不同。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都与“一带一路”不可分割,却很难说有具体的合作框架,而实现合作的关键则是如何看待彼此。

    俄方提出:我们举办会议是为寻找各种途径以适应和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和区域发展,圆桌会议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的会议应当重视所有问题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突破性的战略规划以解决相关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极为重视智库建设,由此我们建议将圆桌会议变成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智库,成立俄中智库合作工作组,工作组包括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和中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以及更多的成员单位。俄罗斯方面提出,我们不能在不太了解双方企业和政府想法的情况下只进行理论性的讨论,下一届会议之前,应先期调查双方政府、企业和商家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相关议题和研究内容。工作组首先要做的是调研工作和得出结论,之后是监督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中国吉林省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中方代表的主要观点包括: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和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近期目标是实现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双边及多边共赢。当前条件下,为促进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深层次、高水平、多领域合作,双方应当充分利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框架来发展合作。图们江区域合作是中国主要参与并主导的三个国际次区域合作之一,是促进中国特别是东北四省区沿边开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吉林省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将吉林省打造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陆海联运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为中蒙俄经济走廊构筑重要的通道和平台。中俄双方应坚持深化互信、平等协作,坚持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在农牧业、通道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跨境产业链,共创吉林省和滨海边疆区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其二,应加强俄罗斯太平洋地区与中国东北一体化进程。在制定经贸合作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对经贸合作秩序的维护,其范围既包括贸易领域,还包括税收、金融、安全、交通运输与海关等诸多领域。双方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协调与配合,在制度层面奠定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改善双方贸易结构,应拓展新领域,如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军民融合产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开发、海产品、农作物等方面都有很多潜力有待开发。另外,双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通道建设、通信设施建设以及铁路公路建设是保障双方经贸交往的基础条件。双方在资金、人员、资源等方面应优先保证向这些领域倾斜。最后,两个地区还应该提高服务水平。确保货币兑换、出境签证、信息服务等方面通畅。

    其三,中俄地方合作首要的应是吸引企业家和投资者关注中俄通道和口岸建设。首先是货物流通,只要口岸的货物量增加,到了一定数量,对口岸建设有需求,就会引来投资者的兴趣和关注。如何使口岸货物流量增大?或许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大胆的设想和方案:我们能否仿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海关联盟”在吉林省长春市建立起“中国吉林——俄罗斯滨海区海关联盟”?如果可以,那么中国珲春、长春与俄罗斯滨海区就会有新的局面。毕竟有过类似的经验,而且长春近期已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立保税区,内附各种先进功能。虽然只是一种设想,若实际操作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沟通。

    其四,中俄区域合作特别是吉林省与滨海区合作进展缓慢,其原因固然有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人口稀少和劳动力缺乏等因素,但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对俄罗斯和外来投资者同样困扰的问题。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俄罗斯遭遇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制约中国资金和企业经营进入俄罗斯的主要障碍。其中不仅包括政策性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劳务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同时俄罗斯政策环境的开放和行政管理的保守,是形成中国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环境评估和投资效率评估的重要因素。俄罗斯远东必须建立相应的发展环境和吸引力,长期持续的不断吸引大量的域外投资,才能逐步完善产业结构,带动远东长足稳定发展。为此,建立“开发特区”应当是破解当前区域合作与俄罗斯现行政策和民族接受“安全感”最好的有效途径。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好两国经贸合作平台,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中俄特别是吉林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全方位紧密合作的高端平台,希望俄方能借助这一平台发布吸引外资政策、发展规划、合作项目等。双方还可以协商建立更有利于双方投融资、项目合作开发的新平台,如“中俄东部发展论坛”或“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论坛”,以及“中俄东部人文交流论坛”等。旅游开发应当成为双方合作的先行领域,如设立旅游开发区模式,双方共性更多,有助于解决现有贸易交流和人文交流,这也需要双方不断地推出新的精品线路和旅游开发合作项目,特别是提供中国旅游者自驾游的相关政策和服务。

    其五,吉林省外向度不高,不论是外贸依存度,还是出口依存度,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吉林省规模不大的外贸中,俄罗斯在吉林省的出口中贡献较大。2014年,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进出口额为5.7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2%,俄罗斯是吉林省第6大贸易伙伴。吉林省向俄罗斯出口4.4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8%,俄罗斯是吉林省的第3大出口国。吉林省从俄罗斯进口1.29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额的0.63%,俄罗斯在吉林省进口国中排第15位。吉林省的工业比重很高,2014年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46.5%,是全国31个省份中最高的。其中,汽车、食品、石化2015年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4.1%、17.6%和11.9%,为吉林省三大支柱产业。另外,医药工业、轨道客车产业也很有优势。吉林省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是人参产业,其年产量占全国的85%,占世界的70%。另一个是矿泉水产业,据称长白山矿泉水是全球三大优质矿泉水水源地之一。这样一些优势资源若开发好,就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也会为中俄贸易带来新的契机。

    杨静波副院长回应了俄方建立中俄联合智库并成立工作组的提议,他说,中俄智库合作是双方全面深化合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俄设置智库工作组很有必要。明年长春会议之前应做好事先调研工作,了解情况,设置有效议题,按照务实求真探索的方向打造好这个平台,真正起到智库和政府参谋的作用。

    杨静波副院长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这是一次由学界、企业界和政界共同参与的会议,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通过圆桌会议更加清晰地表明了中俄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会议务实、顺畅并取得了预期成果。本届圆桌会议有三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会议层次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研究和学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三是创新求实发展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我们相信沿着中俄友好的大方向,中俄在求同存异、创新求实、加大成果方面,圆桌会议将会更有发展,并再次开启我们合作的新的里程碑。

(执笔人:周伟萍)

 

文章来源:院(会)俄罗斯研究所